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54|回覆: 4

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幾個專題

[複製鏈接]
簽到
0

39

主題

218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10
發表於 2010-4-7 23:0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發改委提示匯率風險 人民幣或將重啟升值之路


中國國家和發展改革委員會週三(47)稱,今年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同時加強監測分析,適時發佈風險提示以減少企業出口風險和損失。 觀察人士指出,儘管發改委並未詳細解釋會有何種風險,但其措辭暗示,中國政府想要警告國內企業為人民幣升值做好準備。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兌美元週三中間價為6.8259元,突破6.8260關口,創20095月以來新高,亦顯示中國政府或即將達成人民幣升值的統一意見。


中國商務部此前曾屢次警告,如果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大批企業倒閉、數百萬工人失業。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央行則暗示,對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持歡迎態度,因為這會減輕通脹壓力。


不過分析師認為,商務部與央行終將達成妥協,最早可能是在2010年年中。


因美國推遲發佈中國是否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告,引發對於中方或將允許人民幣升值猜想,短期人民幣NDF週二盤中一度急升。美國財長蓋特納週末稱,將推遲原定於415日發佈的有關判斷中國是否操縱匯率的報告。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412-13日參加於華盛頓召開的核安全峰會。白宮稍早稱,美國總統奧巴馬下周在華盛頓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時,將提出人民幣匯率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上週五(42)稱,胡錦濤本月訪美將為人民幣匯率調整鋪平道路,但應避免一次性升值。

他稱,人民幣匯率問題被一些國家政治化,中美緊張關係是中國推進匯率改革的一個障礙,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對美國的訪問將是緩和的信號。

2008年中以來,中國暫停了人民幣升值,以保護出口商免受全球經濟衰退的衝擊。

39

主題

218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0-4-7 23: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人民幣升值喧囂設下“美元陷阱”




近期,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言論再次甚囂塵上。奧巴馬政府和美國國會多次施壓,在不同場合聲稱要努力迫使人民幣升值,以緩解美國貿易逆差,增加美國就業。匯率問題的政治化傾向給中國政治和經濟體系帶來很大壓力。此時,中國應該正面回應和反擊這種完全不合乎經濟邏輯的言論。用"美元三權"這一原理,來揭示"美元霸權"的真面目,闡述要求人民幣升值言論的荒誕。

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被賦予了3種與其承擔的義務不對等的權利:

第一,美元的對價權,指中國通過輸出商品和勞務獲得美元平等對價的權利。從形式上看,我們輸出商品和勞務,然後換取美元,交易本應是平等的。但是我們輸出的商品和勞務是以消耗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為代價,以低廉的價格出售,而美國向我們輸出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和勞務時,不用過多消耗他們的資源,價值鏈短,附加值高,獲取高額利潤。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所獲取的美元對價是折價的,這是美元的折價風險。

第二,美元的儲備權,指我國獲得的美元以電子形式儲備於美國銀行的權利,國際結算中又稱為鏡子帳戶。目前中國獲得的美元大部分以電子帳面形式儲備在美國美元結算中心的若干家國際銀行中。如果美國電子系統崩潰,美元儲備權有可能不能及時恢復,導致美元儲備的損失。

第三,美元債權實現權,指中國用美元債權購買權益資產和實物等資產的實現權利。中國目前的美元儲備主要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機構債、美國公司債和美國股票等權益資產。但是這類權益資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美元貶值以及由於中國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規則上話語權和定價權缺失造成的重大損失。理論上,美元儲備應當可以用於購買任何實物資產。但是現實中,美國政府出於政治、軍事目的,對高科技產品、能源以及先進武器等重要物資的出口施加限制,使得中國美元債權的實現權受到削弱,從而使美元的債權難以完全實現。

應對美元對價風險,中國需要調整出口產業結構,由勞動、資源密集型向科技、資本密集型轉變,縮短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從中期看,美元具有儲備風險,這就需要我們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增加黃金儲備比重;從短期看,美元具有債權難以實現的風險,應對此類風險,中國需要堅持獨立的貨幣政策和固定匯率制度。

當前,我們應警惕"美元陷阱",增強金融安全的戰略意識。首先,面對目前美國給我們施加升值壓力,我們應該據理力爭,從邏輯上闡述中國所持有的美元存在風險,並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中所持有的美元與美國所持有的美元之間並不等值。如美國利用其政治經濟地位在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上設置種種限制,使中國所持有美元的實際價值降低,從而使美元直接在獲取對價時享受"隱性超額收益";美國在國際經濟平穩發展時期,竭力推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反對其他國家的"匯率干預",特別是在其他國家持續處於貿易順差地位時,美國便通過政治經濟施壓的方式強迫這些國家貨幣升值,美元的貶值使其在獲取對價時得到直接的"顯性超額收益"

複雜多變的國際金融形勢給予中國更多的挑戰和機遇,我們始終應將國家金融安全放在首位,堅持與國家金融安全相關的政治性、經濟性、社會性、國際性和獨立性五大原則。

我們應該把中國的政治穩定放在首位,在與發達國家的博弈中,力爭做出政治和經濟政策的雙優選擇。目前,國際貿易衝突已經呈現出常態化的趨勢,在處理貿易衝突時,我們堅持平等互惠,不主動製造貿易衝突和糾紛,但並不畏懼任何衝突和糾紛。一旦產生矛盾,堅決爭取與自身地位相對等的經濟利益。社會性原則主要是指中國社會自身與國際關係的和諧性、穩定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中國社會自身的和諧與穩定發展;與中國利益密切相關的國家和諧、穩定發展;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和諧、穩定發展。國際性原則主要是指應將國家金融安全問題放在國際化的視角下考慮,使中國的內政外交相協同。獨立性原則主要是國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這是中國爭取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中國抵禦國際金融衝擊的重要保障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218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0-4-7 23:09:0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尤須警惕“美元高邊疆”戰略


三十餘年來,由美國打造並不斷得到維護的"美元高邊疆",成功地阻止了日元和歐元崛起對美元的衝擊。面對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上升,美國也許會變本加厲地打壓中國的行為空間,而人民幣匯率問題只是
"
敲打"中國的一張探路牌。在美元"死在自己的床上"這一天真正到來之前,中國和世界都不要指望美國會犯低級錯誤。


在美中圍繞人民幣匯率之爭進入中場休息的時候,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都應該冷靜思考一個重要問題:這個世界,真正能在經濟上獨立的國家又有幾個?不錯,在其他國家看來,中國經濟很好很強大,尤其在這場金融危機之後似已強大到足以令日本和歐洲工業強國感到呼吸急促的地步。但在握有諸多機制化霸權手段的美國面前,中國經濟脆弱的一面就暴露出來了。本來,世人似乎看到了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治理向著多元和平衡方向邁進的曙光。因為經由這場危機的衝擊,美國的整體經濟和金融實力以及對國際經濟體系的駕馭能力著實有所下降。但世人不要忘了,自1944年佈雷頓森林會議召開以來,全球在美元體系支配下已經生活了66年;如果將1913年美聯儲成立作為美元初步取代英鎊的時間表,則美國對世界貨幣體系的統治時間更為長久。

按照曾擔任過副國務卿的哈佛大學老牌經濟學教授理查·庫珀的觀點,無論是歐元、日元、人民幣還是SDR,在可見的未來都無法取代美元。在他眼裏,美元成為國際"硬貨幣"不是任何人或任何政府特意設計的結果,正如英語成為國際交流的工具語言不是任何人、任何政府設計的一樣。這些都是習慣成自然,從實踐中逐漸演變而來的,用的人越多,這種語言或這種貨幣就越有用(network externalities)。國際間的貿易往來,業務結算大多涉及美元。美國的國債市場(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相對低風險高回報的市場,而且其深度、廣度及流動性無與倫比。優越感依然十分強烈的庫珀還斷言,儘管他並不反對改革國際金融秩序,但這只是遙遠的憧憬。

也許,在不少憤青眼裏,庫珀的確夠狂妄。但站在國際經濟與貨幣格局演進的角度,我們更應該深思,為什麼美國能夠曆各次危機於不倒?甚至在某些時候還變得更加強大。特別是美元,儘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先後遭到了日元和歐元的挑戰,但作為既有國際金融體系設計者與主要受益者的美國,最終還是綜合運用各種力量工具擊退了日元和歐元的挑戰。本次金融危機暴發以來,美元也確實經歷了一小段風雨飄搖的日子,戰戰兢兢的保爾森和伯南克在那段時間的腦細胞死亡速度想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不過,即便在美元最困難的時刻,主要大國也不敢輕易拋棄美元。雄心勃勃的歐元仍無法擺脫美國的操縱。

美元的強大與難以撼動,除了潛在的制衡力量尚處於發育之中外,筆者想特別提出的一點是,還與美國在30年前打造的"高邊疆"戰略不無關係。一般人以為,1980年,由時任美國總統雷根的國家安全顧問、前美國安全委員會特種計畫室主任丹尼爾· 格雷厄姆提出來的"高邊疆"戰略,主要應用于和前蘇聯的軍事競爭。其實,格雷厄姆領導的"高邊疆"研究小組中就包括了經濟學家。於1982年提出的《"高邊疆"研究報告》涵蓋了軍事、技術、政治、經濟等各項戰略內的總體戰略。按照格雷厄姆設想,"高邊疆"不僅是一項軍事戰略,還是處理美國和美國盟國正當的經濟和政治願望以及安全需要的一項真正的國家戰略。自那之後,美國先是在"高邊疆"戰略指導下,拖垮了前蘇聯;之後又聯手歐洲打壓了日元崛起的勢頭。其後,在歐元誕生的世紀之交,美國看到不僅有能力也有意願承擔更多國際經濟責任的歐洲是最大威脅,於是,一方面不斷強調強勢美元政策將延續,以增強各國對美元支付體系的信心與依賴,另一方面巧妙地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通過點燃歐洲火藥桶,給剛剛出爐的歐元當頭一棒,歐元也因此陷入低迷,美國得以繼續掌控世界經濟。

美國之所以能夠執行"高邊疆"戰略,除了其高人一等的戰略謀劃能力之外,還得益於其在戰後建立起的機制化霸權。所謂機制化霸權,是美國通過左右一系列國際組織、機制和聯盟建立起來的秩序範式。美國憑藉其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主宰,制定著國際金融規則的權力圈與話語權,敲定了金融市場價格水準的霸權與能力以及對各種金融工具與頭銜的特權與創意的決定。華爾街、西方七國首腦會議(G7)、八國組織(G8)、各式高峰論壇與精英俱樂部、獨霸全球的金融專才資格註冊權的非營利組織(NPO)等就是美國主宰世界金融秩序的各種符號。而美國超強的軍事實力,又總讓那些意圖挑戰美元霸主地位的國家退避三舍。

而今,面對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上升,美國也許會變本加厲地運用"高邊疆"戰略來打壓中國的行為空間。可以這麼說,人民幣匯率問題只是美國"敲打"中國的一張探路牌。假如美國認為中國將來確立了區域金融領袖地位,進而觸摸美國的敏感地帶,肯定會毫不猶豫地祭出更大的"殺器"來鉗制中國。而今日中國在應對美國挑起的雙邊經貿摩擦時,之所以略顯被動,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缺少可以制約美國挑釁的貨幣力量工具。也許,德國證券教父安德列·科斯托拉尼的格言"一種貨幣只會死在自己的床上",終有一天會在美國身上得到應驗。但在這一天真正到來之前,中國和世界都不要指望美國會犯低級錯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218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0-4-7 23: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升值預期提前 人民幣3月期NDF昨創20個月新高




對於美國推遲發佈年度匯率報告,外交部發言人姜瑜6日回應稱,中國將繼續堅持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方向不會改變。並將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但在海外市場方面,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提前。昨日(46日),海外無本金交割市場人民幣持續走強,其中對美元1年期NDF創下兩個多月新高,3個月期和6個月期NDF均創下逾20個月新高。



海外市場升值預期提前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上週六表示,美國政府將推遲向國會遞交一份關於主要貿易夥伴國匯率政策的報告,該報告原定於415遞交。



受此消息影響,昨日人民幣對美元NDF大幅走高,其中1年期NDF創下兩個多月新高,3月期和6月期NDF均創下逾20個月新高。



北京時間611:52,人民幣對美元6月期NDF6.7250,北京時間9:18,亞市早盤最高一度報6.7040,創下逾20個月新高,上次高點為200884日的6.6950



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3月期NDF早盤最高一度報6.7520,上日尾盤報6.7620,創下20087月以來的新高。



北京時間15:30左右,人民幣對美元1年期NDF6.6240,創下129日以來的新高。



某國有銀行外匯交易中心交易員表示,海外的投資者將美國推遲發佈報告理解成,在當前形勢下,中國會考慮升值人民幣,美國無需再向中國施加如此大的壓力;也有投資者認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緩和,使市場認為中國政府轉變政策、允許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在增加。



上述人士表示,無論如何,從市場資料看,1年期NDF不及3個月和6個月期NDF波動幅度大,說明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時點的預期正在提前。



出口企業樂觀以對

對於美國推遲發佈年度匯率報告,外交部發言人姜瑜6日回應,中國將繼續堅持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方向不會改變。而對於中國的出口企業來說,或許能暫時松一口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93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0-4-7 23:16:05 | 顯示全部樓層
人仔升就升硬 差在現在升值速度加快 對我們呢d喜歡北上既港人肯定係沈重打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0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