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行報告不能不睇,卻不能盡信,要跟報告出入極考功夫,因由開筆寫到被傳媒廣泛報道,唔係大客仔,其實已係第二三手消息,跟入往往變成高追,捱價輸機會成本就唔抵。
近期最佳例子係騰訊控股( 700)同中國移動( 941),大行睇法唔差,多維持買入。大摩夠膽死畀騰訊 192元目標價,結果業績果然符合預期,但跟入結果即吃眼前虧,股價兩日急跌一成。仲有更經典係中移動入股浦發銀行,大摩帶頭話公司不務正業,及後中移公佈業績好過預期,一眾大行施展「變臉」特技,轉軚將中移列入買入名單。
唔少散戶聽大行支笛,正正喺最靚嘅低位沽晒啲貨,到大行出報告唱好又再買番,結果係「左一巴,右一巴」俾人摑到啪啪聲。講到大行好衰但都有例外,例子有澳門賭業股,雖然要小心濠賭股「短癮」的特性,但若跟瑞信買入澳博控股( 880),至少跌市中仍有不錯嘅抗跌力,條氣都冇咁頂住。
假設越樂觀 越要打折
所以投資者解讀大行報告,有幾點要留意。第一,勁嘅經紀可以攞到正式報告慢慢睇,因為傳媒每日要喺短時間內處理幾十個報告,報道之間內容難免有出入,當呢啲誤差資料再被其他傳媒「加工」,中港兩邊走時,好易走晒樣;第二,留意分析員係咪有份量,同以往嘅準繩度有幾高;第三就要睇清楚大行嘅目標價係基於乜嘢假設而定,假設越樂觀,要打嘅折頭就要越多。
最近高盛出報告大讚華寶國際( 336),重申買入評級。其實該行早喺去年 12月 15日已首次叫買入,目標價睇 10.2元,當時股價即日炒高收到 8.10元以上,之後股價亦有表現,皆大歡喜。呢次報告只係簡單兩段,話同管理層見過面,重申睇好股份,認為有併購機會,目標價冇變,仲寫明叫人唔好高追,因為只得 14%水位。
市場懶理大股東喺去年先後兩次大手減持,目前仍持有逾半股權,其他基金股東揸近兩成。以咁嘅往績,我係股東都趁高套現,反正報告寫明叫客戶趁低至買,既然買家咁盲目認報告唔認價,輸錢抵死唔好嗌阿媽。
胡孟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