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控今天不可能,以後也不可能取得三大行的控制性股權,雖然本人是匯控小股東,都想匯控好,但如果了解中國國情的人仕就會明白為何三大行控股權係有錢都買唔到的.同時,本人也不認為匯控管理層的目標是三大行控制性股權,因為他們並非愚蠢之輩,其背後的目的好可能係"交行"的控股權,即係交行的51%股權,據本人估計,匯控現今持有的交行股權應該超過20%,當然,條例列明不可持超過20%,而匯控表面上也無犯規,只是,持股是一個技術性問題,有許多方法可以做為過渡期安排,等待中央開放控股權的日子到來.以恒生的控制性股權來換取交行的約30%股權,在技術層面是完全可行的,好處有三:
1.匯控取得交行控制性股權,這是管理層梦想了超過20年的愿望,終於可實現了;同時,整合了大中華區各相關股權銀行的結構,由匯控控交行,交行控恒生,股權結構簡單,並能在大中華區節省營運成本,產生經營上的協同效應.據本人觀察了解所得,匯控自從收購了交行19.9%股權後,雖有協助交行提升經營系統及管理水平,但只是有限度地實施,因為匯控只是第二大股東,很多事情只能提建議,並不能話事,要董事會通過後才可實施,經營管理上較為被動.君不見交行股價在過去兩年有波幅無升幅,大家別忘了中國每年GDP增長8%以上.但本人深信如匯控取得了51%股權,情況將大不相同,匯控將透過交行為股東每年帶來明顯的股本增值.
2.交行無需動用現金,即取得了香港經營最理想的本地銀行的控股權,別忘記恒生是一隻金雞,每年生的金蛋令同行眼紅,交行在香港這麽多年,成績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收購後,交行可以透過恒生拓展香港的零售及財富管理業務客源,為大中華地區的優質客戶提供跨中國境的服務.同時,交行為了更有效地與匯豐及恒生在業務上進行交流及溝通,一定會不断提升相關的經營及管理系統硬件,更重要的是經營管理水平,本人深信,對於匯控來說,今天的交行將會是明日中國的恒生.
3. 恒生在過去10幾年一直想在中國拓展業務,但碍於母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方針以及中央政府的政策限制,其業務拓展一直非常緩慢,但如果成為交行的控股子公司後,恒生可利用交行的人際及地方資源,透過不斷收購各地小型地方銀行的方式來拓展規模.其實,匯控早就訂下了中國市場的經營方針:"匯豐中國"會以最高階的客戶為重心,提供股務,中國市場的零售及一般業務透過"交銀"進行,:"匯豐中國"配合發展,"恒生"主力拓展地方銀行業務,包括:"匯豐中國"目前正拓展的農村金融業務,未來或許也將交由恒生經營,使恒生也能在中國找到一片拓展業務的天地.從而達至三羸的局面.
本人深信,匯控CEO此次將OFFICE搬來香港,主要目的是希望在他退休前完成匯控在中國的布局,以便匯控能抓住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真正騰飛,做為小股東的小弟,也希望匯控能借中國市場的發展重温90年代匯控股價的表現,那怕是只有當年的一半,相信各小股東也心满意足了.
[ 本帖最後由 mastertim 於 2010-3-2 17:4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