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425|回覆: 1

新高難再見 樓市會調整

[複製鏈接]
簽到
3

607

主題

38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09-11-4 09:18: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施永青

AM730

2009-11-04

今年香港樓價的走勢,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先人們以為,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香港樓市亦會難逃劫數;誰知在各國政府的寬鬆貨幣政策下,資金又重回投資市場,物業又再成為投資者的寵兒。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一部分香港人的入息未見增加,但樓價卻因投資者對物業的偏好而大幅上升。

這種由投資偏好帶動的樓價上升,基礎雖然不及由經濟增長帶動的上升穩固,但力度卻不比由經濟增長帶動的上升疲弱。自今年農曆年前的低位計起,樓價普遍已上升了近三成,其中新盤豪宅的升幅,尤為明顯,升幅超過五成的,也為數不少。

今次樓價上升,並非乾升,而是有龐大的成交量作支持的。今年二月份,土地註冊處登記的買賣合約,只有5,043宗;至六月份,交投量升到高峰的時候,土地註冊處的買賣合約登記,高達15,747宗,升幅超過兩倍。

地產商見形勢轉好,紛紛推出新盤應市,而且造價屢創新高。 一些內地來的投資者,手上資金豐裕,出手非常闊綽,對地產商的不合理要價,不像本地人那麼抗拒。 一時間令地產商有一種誤解,以為只要膽子夠大,價錢敢於要得夠高,總會找到內地客來承擔。於是他們每有新盤推出,都大膽去試新高價。

然而,這樣三級跳式的去測試阻力位,總會試到再也無法跨越的高位。早前,據說半山區成了一個七萬餘元一呎的高層特色單位,社會為此感到譁然,輿論紛紛要求政府去遏抑樓市。地產商因而備受壓力。

經此一役,地產商已意識到,再去搞一些天價成交,將對他們沒有好處。因此,下一階段的市道,將由誇張走向沉實。當屢創新高的形勢已不再復見的時候,市場上過度興奮的情緒就會冷卻下來。七萬元一呎的成交,實質上已為市場踏下了煞掣。

當人們預期市場在短期裏難有新突破的時候,短線投機者一定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入市;即使是長線投資者,亦會等待更好的入市時機;只餘下有剛性需求的用家,繼續支撐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我估計樓宇的交投量,在第四季會下跌三成,土地註冊處的買賣合約登記,有機會跌破一萬宗一個月的水平。

當成交量回落的時候,價格亦無可避免會受壓力。二手市場上總會有些等着要錢用的賣家,他們為了及早把手上的物業脫手,減價成了他們的必然選擇。此之所以,我認為在成交減少的情況下,樓價亦得往下調,但幅度不會大,三至五個巴仙已經足夠。

至於一手市場,由於地產商前一階段賣了不少樓,手上存貨不多,沒有需要割價求售。他們會傾向頂一個時期再看。因此,未來的一季裏,一手市場的交投會非常淡靜。 地產商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開新盤。

607

主題

38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09-11-5 10:1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雖有調整 但未轉勢

AM730

2009-11-05

C觀點- 施永青

昨文指出,樓市已見高位,以後會有調整。有讀者問我,是否應將手上單位及早賣出,待樓價進一步回落後才買回?

其實,我所說的調整,只是一種技術性的調整,並不是說樓市將會轉勢,以後會掉頭向下。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固後,樓市仍會持續向上的。除非你是炒家,而且持貨太多,連捱到明年春節的利息也付不出,否則是不用急急在這段時間出貨的。因為,現時賣出後,未必有機會補得回。調整的幅度,可能不足以彌補賣出買入的交易費用。

然而,如果你真是有需要在未來三個月裏賣樓的話,你亦不宜要價過高,否則不易賣得出。因為在調整期,交投量會大幅萎縮,要價過高就輪不到你賣。因此,訂價不宜以過去一段時間裏的天價成交作標準。

我說樓市只是略作調整,而不是拐點,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因素:

一.土地供應不足

自推行勾地政策以來,每年勾出的土地都比過去定期賣地時少;尤其是過去兩年,每年都只勾出一塊小得可憐的土地。雖有地鐵車站上蓋物業與市區重建等地皮補充,未來兩年的樓宇供應仍比正常的少,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叫樓價掉頭向下。

二.樓價尚未完全與負擔能力脫節

近日豪宅的售價雖已升至匪夷所思,但廣大的中小型住宅市場的價格,仍處於相對合理的水平。以中位入息水平的家庭去供一個上車盤計,供應只佔收入的三成多不到四成。過往樓市的上升周期,甚少會在這個水平結束。

三.低息環境仍會持續

近日雖有個別國家開始加息,但都不是主流大國。這最多只能反映息口已經見底,但不代表息口會全面回升。以中美兩國現時的情況來看,都極需要一個低息的環境去支持經濟復甦。因此,香港的按揭利率雖可能有一兩次向上提升的機會,但仍會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對需要買樓的人而言,這樣的利息水平仍相當有吸引力。

四.棄現金持物業的心態依然強烈

由於主要大國都推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人們都擔心貨幣會貶值,紛紛棄持現金,改持物業,這種趨勢仍會持續。現時銀行裏的存款仍相當多,反映尚有大量現金仍舉棋未動。他們可能仍在擔心會出現double dip(經濟在反彈後又再衰退),這種擔憂一旦消除,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地產市場。

五.香港地產對大陸資金仍有吸引力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大陸民間積累的資金多得驚人;大陸資金對香港物業有強烈的偏好,不斷由地下渠道滲入香港 。 在這種情況下,樓市只會偶有調整,難以掉頭回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0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