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洋公園今日向立法會提交截至今年6月底的2024/25年度業績,受惠於整體訪港旅客人次持續上升及大熊貓熱潮,海洋公園連同水上樂園入場人次和收入連續4年上升,總收入按年增長9%至約12.88億元,總入場人次由314萬上升至346萬,按年增加10%,計及政府本年度向公園提供2.8億元的保育及教育補助,年度錄得經營盈餘(EBITDA)4,240萬元,但計及折舊等非現金項目,上年度錄得2.747億元虧損,比對上年度擴大逾2億元。
入場人次收入連續4年增長 經營盈餘4240萬
在總入場人次方面,在錄得346萬人次中包括本地及非本地訪客分別為221萬及125萬,按年上升9%及12%,非本地訪客當中升幅最高的3個客源市場為美國、澳洲和印度。
水上樂園蝕1.5億 休園策略助控成本
在EBITDA方面則錄得總經營盈餘4,240萬元,與前年度經營虧損1,720萬元相比,增長5,960萬元。若分開海洋公園及水上樂園看,前者經營盈餘由1.672億元增至1.907億元,上升14%;水上樂園則錄得經營虧損1.483億元,比上年度虧損縮窄20%。
園方表示水上樂園虧損減少主因是由2024年10月中至2025年5月中休園,節省成本。另外較能反映核心業務經營狀況的EBITDA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一對龍鳳胎熊貓帶來的熱潮及相關知識產權(IP)品牌收入。
全年蝕2.75億 園方:非現金回撥較少
對於本年度錄得2.747億元虧損,海洋公園指出年度虧損擴大主要由於有相對較少之非現金回撥。期內折舊及撇銷為4.14億元,與上年度4.054億元相若;不過在對上年度,有2.755億元減值回撥,因此財務報表顯示虧損大為縮少。
主席:大熊貓機遇前所未有
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龐建貽表示公園在上一財政年度於營運、保育和教育領域均取得重要進展,園內「三代同堂」的6隻大熊貓家族,為保育與教育工作帶來了顯著的槓桿效益,不僅成功連繫了更廣泛的觀眾,也為業務增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