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回覆: 3

[純音樂] Christian Fennesz & Ryuichi Sakamoto ----- Cendre

[複製鏈接]
簽到
306

5940

主題

9183

回帖

3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36242
發表於 2025-9-14 20: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朦朧餘燼裡的曖昧對話】:Christian Fennesz & Ryuichi Sakamoto ----- Cendre



在當代音樂的歷史裡,合作始終是推動聲音疆界的重要途徑,而樂迷也總會對跨界組合懷抱巨大期待,幻想不同領域的大師在交會時能爆發出驚人的火花。然而在2007年,坂本龍一與奧地利吉他手暨聲音藝術家 Fennesz 共同發表的專輯《 Cendre 》並沒有呈現出絢爛的火焰,而更像是燃燒過後留下的灰燼:低調、曖昧、時而冰冷,卻隱約透著微光。
————

當時坂本龍一早已是跨界音樂的代名詞,從YMO的電子流行,到與 David Sylvian 的合作,再到九零年代後期與 Alva Noto 的數位極簡系列,他不斷將古典與電子語彙嫁接在一起;而 Fennesz 則以音牆、微粒化的聲響和氛圍鋪陳為名,使他在實驗電子與環境音樂領域成為標誌性人物。兩人早在《 Sala Santa Cecilia 》初次合作時,便已顯露出某種若即若離的默契。

《 Cendre 》則延續這段緣分,2004年至2006年間,坂本居於紐約,而Fennesz 則在維也納。兩人並未長時間同處錄音室,而是透過檔案交換完成作品:坂本錄下鋼琴片段寄至維也納,後者再加入吉他與筆電處理,反之亦然。雖然偶有現場演出與後期混音的實際合作,但整體製作模式是遠距、分散而非面對面的,使作品更具對話性。



評分

參與人數 3魄力 +22 +900 魅力 +30 黃金 +3 收起 理由
cocteau + 1 + 250 + 5 + 3 💞 Keep On Going! 我緊追你的帖文!支持你
馬甸尼 + 1 + 150 + 5 0 🥇 同意兄弟高見!小弟給力支持!
BB29 + 20 + 500 + 20 0 多謝分享,小小獎賞,以示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5940

主題

9183

回帖

3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36242
 樓主| 發表於 2025-9-14 20: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樣的工作方法本應導致拼貼般的割裂感,但令人驚訝的是,專輯整體卻保持著高度的統一性,這種統一並非來自旋律或節奏的傳統結構,而是一種氛圍層面的持續性:十一首曲目首尾相連,聽來幾乎如一首長篇,氛圍與音色的流動比明確的主題更為關鍵,被讚譽為「智慧與美感並存的第三世界」。

不少評論者將《 Cendre 》與電影配樂作比較。確實專輯的聆聽感受與傳統歌曲截然不同,缺乏鮮明旋律與結構,卻營造出極強的影像感,像深夜城市的空景,也像清晨初光中的廢墟、鋼琴的溫度與電子的冷峻不斷交替,宛如鏡頭在不同場景間切換。不同於音效往往各自爭奪注意力,在專輯中兩者以某種微妙的方式並置,互不干擾卻也難分彼此,像是平靜卻暗潮洶湧的雙重敘事。



————
作品氛圍從一開始的〈 Oto 〉便顯示出一種克制。坂本的鋼琴聲總是帶著留白,他不急於鋪滿旋律,而是以斷續、懸置的和弦和短句勾勒出空間感,時而如德布西般閃爍,時而又帶著薩蒂式的冷冽。這些音符聽來不像完整的樂句,更像是片段、素描,仿佛他只是將指尖輕輕點在鍵盤上,留下些許痕跡。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與之相伴的,是Fennesz不斷漂浮、閃爍的聲響,〈 Trace 〉裡吉他經過電腦處理後化為音粒、雲霧和電流般的顫動,時而如海浪般推送,時而像靜電在夜空裡游移。他的聲音既提供鋪墊,也帶來干擾,有時襯托出鋼琴的脆弱,有時則將其淹沒在朦朧之中。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評分

參與人數 1魄力 +1 +250 魅力 +5 黃金 +3 收起 理由
cocteau + 1 + 250 + 5 + 3 💞 Keep On Going! 我緊追你的帖文!支持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讚好 1 不讚 0 使用道具

舉報

5940

主題

9183

回帖

3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36242
 樓主| 發表於 2025-9-14 20:21: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opiumjeon 於 2025-9-14 20:25 編輯 在專輯的流動中,可以聽見幾次特別動人的相遇。某些段落裡,坂本的旋律突然變得專注而抒情,像是〈 Haru 〉片刻的清澈泉水,而Fennesz 則以絲絨般滑順的音景溫柔圍繞,使音樂呈現出絕對的和諧,這樣的瞬間往往轉瞬即逝,很快又被模糊的噪霧與不確定感取代。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專輯中也有一些特別值得注意的細節,在同名曲〈 Cendre 〉裡,Fennesz 的聲音幾乎化為無聲的空氣,只留下微弱的顫動,鋼琴因而顯得孤立無援;另一邊,當電子聲牆全面襲來,鋼琴反而被擠壓成模糊的殘響。這種此消彼長的關係讓整張專輯維持著張力,揭示了兩人之間的尊重與試探,甚至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專輯最後一曲〈 Abyss 〉的收束尤其耐人尋味,經過十首曖昧的試探之後,終曲裡的鋼琴與電子聲響似乎終於找到一種平衡。旋律雖然依舊簡潔,但氛圍更為凝聚,電子音不再是紗幕般的包覆,而是與鋼琴形成真正的互文。這種遲來的契合使專輯收於一個帶有和解意味的句點,仿佛灰燼中終於閃爍出最後一縷光線。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
《 Cendre 》既不像 Brian Eno 與 Harold Budd 的《 The Pearl 》那樣充滿抒情深度,也不像坂本龍一與Alva Noto合作時那般極簡精準,而是要求聽者進入一個微觀模糊的聲音世界,感受到兩位藝術家如何在差異中尋找交會。或許並不是最耀眼奪目的作品,卻是極具價值的紀錄,讓我們看到合作不僅僅是完美的融合,更可能是一場持續的摸索與理解,正是在這些看似不完整的片刻裡,音樂展現出另一種真實。


評分

參與人數 1魄力 +1 +250 魅力 +5 黃金 +3 收起 理由
cocteau + 1 + 250 + 5 + 3 💞 Keep On Going! 我緊追你的帖文!支持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5-9-15 21: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my favourite, many thanks !
Music makes freedom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0-16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