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冷血電子樂手」之稱的英國音樂人 Gary Numan 先後出版了《 Replicas 》和《 The Pleasure Principle 》兩張英國排行榜冠軍專輯,彼此儼如70年代末英國synth-pop 運動的重大奠基石,奠定了他的「英倫電音先鋒」地位。如今後者亦告面世46週年,專輯的重點是全然放棄採用結他伴奏,而投向更電子與機械化的未來派聲音,10首歌曲全是甚酷地以單字作歌名。
《 The Pleasure Principle 》既是 Gary Numan 的第三張專輯、亦是他的首張官方個人專輯。1978年,由他領軍的樂團 Tubeway Army 帶來首張同名專輯《 Tubeway Army 》,那時他們仍屬 new wave / post-punk 音樂路線;到了《 Replicas 》時換上 Gary Numan & Tubeway Army 的名義,以凸顯他的個人身分;然後《 The Pleasure Principle 》的出現, Gary Numan 便開宗明義地展開了他的個人音樂藝人姿態。彼此構成了一個他的蛻變過程。如今,《 The Pleasure Principle 》亦告面世44週年(1979 年 9 月 7 日 首次出版)。
前作《 Replicas 》的奠定性意義,是在於所他發生的轉營下,祭出以 synth 作主導的「未來派」 futurism 音樂路線,同時專輯的「複製人」主題,帶出取材自美國科幻小說作家 Philip K. Dick 筆下的「人型機器人」,歌曲內容勾勒出後末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冷漠與虛無主義,加上 Gary Numan 一臉面無血色的蒼白木納面孔,通通都制定了其獨樹一幟的冷血電音流行樂風格。被視為「 Kraftwerk 與 David Bowie 混合體」的他,這兩個名字固然是其兩大音樂影響,而他亦表示過同期由 John Foxx 領軍的 Ultravox 亦對他有著相當的啓發。
所以,《 The Pleasure Principle 》就是 Gary Numan 得以對焦而來的《 Replicas 》進化版,專輯的重點是全然放棄採用結他伴奏,而投向更電子與機械化的未來派聲音;除了以往採用過的 Minimoog 之外,還引進了 Polymoog 及電鼓伴奏。《 The Pleasure Principle 》不單是 electro-pop / synth-pop 的先鋒作品,其影響力還跨越至後世的 hip hop 、 techno 、 industrial 之範疇。
《 The Pleasure Principle 》另一甚酷之處,是專輯的10首歌曲全是單字歌名。
專輯以流水行雲而來的電音器樂樂章〈 Airlane 〉揭開序幕。《 The Pleasure Principle 》的先行冠軍單曲〈 Cars 〉,也是 Gary Numan 最廣為樂迷熟悉的 synth-pop 經典,這首只有 verse 而沒有 chorus 的歌曲所營造出之冷感下,道出人們自困在汽車車廂內以取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