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 NASA 證實參宿四有伴星 有望解開神祕「大黯淡」之謎
根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天文學家確認,紅超巨星「參宿四」(Betelgeuse)
擁有一顆距離極近的伴星,這項突破性發現不僅解釋了2019至2020年間的「大黯淡」
(Great Dimming)事件,也刷新人類對恆星結構與演化的觀測極限。
「參宿四」(Betelgeuse)位於獵戶座 (Orion),距離地球約 640光年,體積是太陽的700倍,
是距離地球最近、最可能爆炸為超新星的恆星之一。
2019年底,該星亮度異常驟降,引發天文界熱議,主流解釋為塵埃雲遮蔽,但也有科學家
懷疑可能與尚未被發現的伴星有關。
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加利福尼亞州(State of California)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
科學家豪厄爾(Steve Howell)領導的團隊,運用設置於夏威夷的「北雙子星望遠鏡」(Gemini North)
與高解析斑點成像儀「'Alopeke」,成功拍攝到這顆隱藏的伴星,成果已刊登於《天文物理學期刊通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這顆被暱稱為「參宿伴侶」(Betel-Buddy)的恆星,為藍白色年輕恆星,亮度比「參宿四」(Betelgeuse)
暗六個星等。觀測顯示,其與主星距離僅約為地球至太陽距離的四倍,實際位於參宿四擴張外層大氣之內。
這是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一顆恆星在超巨星大氣中運行。
科學家推測,這顆伴星可能將在未來1萬年內,以螺旋軌道逐步接近主星,最終被「參宿四」吞噬。
這樣的交互作用對恆星生命週期有何影響,將是天文研究的重要課題。
全球天文學界已鎖定2027年11月,屆時「參宿伴侶」將移至與主星的最遠距離,角分離度最大,
提供最佳觀測條件。
屆時有望進行更精細的光譜與軌道分析,進一步揭開這對恆星的演化祕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