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妳的晚餐,決定體重計上的數字!」
45歲的張姐(160公分),她的減重瓶頸是許多中年女性的縮影:白天吃得少,晚餐只吃一碗清湯麵或燙青菜,體重卻卡在67公斤動也不動。她苦惱地去拜訪營養師方方,營養師一翻她的飲食紀錄,立刻發現關鍵:「晚餐缺乏優質蛋白質,導致身體進入『節能模式』!」
張姐的「晚餐改造計畫」實戰做法
❌ 舊習慣:一碗素麵條(約250大卡,蛋白質不超過5公克)
⭕ 新方案:
主食:小半碗糙米飯(約一個拳頭大)
蛋白質:清蒸魚塊(約一個手掌大小)或嫩豆腐一份(約一個拳頭大)
纖維來源:一大盤蒜炒菠菜或生菜(使用橄欖油快炒)
👉 熱量差不多,蛋白質卻拉高到20~25公克!
搭配運動效果更好
晚餐後1小時:快走30分鐘(微微流汗、能正常說話的節奏)
居家拉伸:5分鐘針對大腿後側與小腿伸展,避免肌肉僵硬
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少量蛋白質(例如:100毫升無糖豆漿),幫助肌肉修復
營養師的溫柔叮嚀
烹調原則:以蒸、煮為主,炒菜建議使用冷壓橄欖油,避免油炸與勾芡
心理調適:前三天若覺得「晚餐這麼豐富不太習慣」,可以把一部分蔬菜量(約1/3)挪到午餐食用,逐步調整
記錄幫助自我觀察:用手機拍下每天三餐,每週回顧一次,妳會發現——當體重停滯不動時,缺的那塊拼圖往往就是蛋白質!
執行三週後,張姐的體重從67公斤降到61公斤,三個月穩定落在57公斤。她最深的感觸是:「原來吃飽,才是真的瘦身關鍵!」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