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物體" 歷史上首次到達距離地球 "一光日" 的地方
"人造物體" 歷史上首次到達距離地球 "一光日" 的地方
"人造物體" 預計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抵達距離 地球 (Earth) "一光日" 的距離。
這項破紀錄的事件將於 2026年年底發生,美國 NASA 的 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 (Voyager 1) 於1977年
首次發射。
「旅行者1號」 (Voyager 1) 最初的設計目標是飛越 土星 (Saturn) 和木星 (Jupiter) ,但其任務範圍不斷擴大,
如今它已經進入了星際空間,也就是 太陽係 (Solar system) 以外的區域。
迄今為止,那個 "人造物體" 距離 地球 最遠的一次飛行,也是第一個超越 "日球層" (Heliosphere) 的太空船。
"日球層" (Heliosphere) 是由太陽 產生的粒子和 磁場組成的保護層。
該探測器還攜帶了一張金唱片,其中包含代表我們星球和地球上生命的聲音和圖像,以防它遇到任何地外文明。
「旅行者1號」 (Voyager 1) 目前需要23個多小時才能接收來自地球的訊號,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 38,025英里。
首個抵達距離地球 "一光日" 的人造物體
2026年11月,「旅行者1號」 (Voyager 1) 將抵達距離 地球 足夠遠的距離,訊號需要整整24小時才能到達
探測器,這意味著它將距離其 母星 "一光日" (a light-day) 。
這一距離為 160億英里 (16 billion miles) ,將成為歷史上首個達到 這一距離的 "人造物體" 。
美國宇航局 (NASA) 在其網站上表示 :“兩艘 旅行者號 (Voyager) 航天器 在完成與 海王星 (Neptune) 的交會後,
共計向地球返回了 5萬億比特 (Five trillion bits) 的科學數據。這些數據足以填滿 7,000多張音樂CD。”
「我們遍布全球的深空追蹤天線的靈敏度確實令人驚嘆。這些天線 必須從非常微弱的訊號中捕捉旅行者號的信息,
即使到達天線的功率僅為10的冪次方 ( 10 exponent) - 16瓦 (16 watts) (10千萬億分之一)。」
現代電子數位手錶的 功率水平是這一微弱水平的 200億 (20 billion)倍。 」
美國 NASA 繼續說道:「長期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太陽系的邊界,卻始終未能達成一致。一種觀點認為,
邊界是太陽引力不再占主導地位的地方——行星之外,奧爾特雲(Oort Cloud)之外的一個點。
這條邊界大約位於距離最近 恆星 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一半的位置。
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 (Voyager 1) 以超過每小時35,000英里的速度飛行,需要近40,000年,飛行距離約為
兩光年才能到達這條模糊的邊界。 」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本帖最後由 神秘新一代 於 2025-7-2 18:0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