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生育率之低,幾乎排名全球倒數第一,港府更出盡奶力鼓勵生育,不過移英港人繼續開枝散業,新生嬰兒數目去年首次突破二千大關,創下2019年以來新高之餘,以出生率計更高過香港逾一倍,究竟當中原因是甚麼?
移英港人嬰兒出生數目創高
自2019年起香港出現新一波移民潮,當中不少是年輕情侶及中產夫婦。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及《南華早報》取得數據,去年有2,120個由港人父母所生的嬰兒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出世,是2019年以來首次突破二千大關。以2019年後約有20萬名港人移居英國計算,粗略計算這批移英港人出生率為10‰;相比之下香港出生率自2014年開始下降,當年有62,305名新生嬰兒出世,2019年開始跌勢加劇,到去年只有33,288名嬰兒出世,以香港750萬人口計算出生率約為4.8‰。
英國孕婦可獲一年產假
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英國生活空間比香港大,壓力較少的情況下,父婦生育下一代的意願也較高,但其實英國在其他配套也是對產婦友善。據當地法例,僱員懷孕最多可獲26周一般產假及26周額外產假,即整整一年可以在家休養,與香港14周產假相距甚遠,英國產婦放產假之際更可獲39周僱主支薪;另外伴侶亦可獲兩星期侍產假,香港只有短短5天而已。
英國生育開支整體亦較香港便宜,例如香港一罐初生嬰兒奶粉售價約300至600港元,不過英國只是10英鎊、即約100港元。住院方面,港人孕婦在繳交移民保健附加費後,當地政府會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孕婦由入院至出院幾乎不用花錢。
港人造愛次數創新低
其實自特首李家超上台後推出熊貓經濟、低空經濟、日夜繽紛等政策,令香港前景一片大好,惟港人生育意願仍低,特別是香港土地問題一直困擾港人,不少夫婦與家人同住,空間狹窄,性活動空間不足。據家計會最新一份「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受訪夫婦每月平均做愛3.1次,較2012年的4.3次及2017的3.7次更低;對性生活感到滿意或很滿意的夫婦,由2017年的約七成,大幅減少至2022年的僅過半數,而感到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則由約2%增加至約11%。
房屋政策助生育夫婦
調查指影響性生活三大因素主要為「工作壓力」、「與孩子同住一室」及「生活空間擠迫」,可見住屋問題對香港出生率影響之大。事實上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十大政策支持新生家庭,當中亦有從財務及住屋方面著手,例如提供一筆過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居所貸款或租金扣稅、優先購買資助單位、以及公屋優先安排等,不過現今社會環境下,在港夫婦會否因此而決定生育,就要時間來驗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