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pluscity 於 2017-10-18 14:52 編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公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處理房屋問題依然是施政的重點。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協助中產家庭置業的「港人首置上車盤」(「首置」)已是市場焦點,當報告交代部分細節後,你期待嗎?
根據施政報告內容,「首置」的初步構思是透過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即除興建私人房屋單位外,還須設計、興建及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單位的出售對象為居港滿七年、從來沒有在香港置業的香港居民。
申請收入上限方面,單身人士的每月收入不超過$34,000,而二人或以上家庭則不超過$68,000。而「首置」單位的售價和面積會參考合資格人士的負擔能力,亦將設有嚴緊的轉讓的年期限制,但轉讓時如何處理購入單位時的補貼、即補地價問題則仍須進一步研究。
為配合有關計劃,政府建議於明年年底在政府賣地表中選取一幅位於觀塘安達臣道作先導計劃,估計可提供約1,000個住宅單位。然而「首置」作為政府資助出售房屋的一個類別,計劃的細節與現行的居屋和將大量供應的「綠置居」環環相扣,要與房委會和業界共議,因此一切的細節將於明年年中公布。
得悉「首置」的部分資料後,筆者偏向失望的,期待已久的計劃進度較落後,公布的只是得框架,交代並不全面,未有任何細節,如轉讓的年期限制及補地價資料等。如果要等到他們得到共識後,相信計劃又會拖延至下屆政府,甚至更久。
另一方面,計劃可謂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筆者最害怕的是計劃最終就這樣不了了之。以安達臣住宅地作先導,只涉及1,000個單位,未免太少了吧,有人更嘲笑這機率比中六合彩頭獎還低,相信不少希望透過首置上車的準買家同樣感到失望。
宏觀整份施政報告,除「首置」外,筆者亦都不滿意大量增加「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的建議,認為這只是轉移視線。究竟什麼是「綠置居」?這是讓公屋住戶的綠表人士用可負擔的售價購買單位,由租客變為業主。
林鄭認為此舉可以騰出出租公屋單位給有需要的市民,而筆者不太認同,計劃只是讓原有居民購買及換樓,實質沒有增加公屋供應,沒有真正解決輪候人士上樓時間過長的問題。
撇除不滿意的部分,施政報告也有令筆者不得不讚賞的,就是政府建議房委會將「白居二」計劃恆常化,讓合資格的白表人士可購置未補價居屋單位,這的確可以為租住私樓的人士增加置業機會,也有利於居屋的流轉,某程度上可幫助解決嚴重的房屋問題。
無可否認的是,要真真正正解決房屋問題,增加供應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要增加供應,就要有足夠的土地,開發新界農地是不錯的方法。但是份的施政報告隻字不提開將農地變住宅,相信政府內部未「講掂數」,要快速增加房屋供應看來遙遙無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