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源:米爾網
最近關於亞投行的輿論非常熱烈,有關其任何動向都會吸引眾多的關註。
而中國政府為了讓亞投行的順利成立,更是不遺余力,非常努力,付出巨大。
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樣的戰略,詳細分析,這裏面是中美的貨幣大博弈,
更是中國掘起的必經途徑。
1、據最新消息,中國為了吸引更多的國家加入亞投行,願意放棄否決權。
這個決定,可謂付出很大,因為中國發起主導國,又是最大的出資國,
相當於是亞投行的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50%以上,
可謂是絕對控股,控股股東放棄對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查看更多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利機關,
它由全體股東組成,對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決策,有權選任和…議案的否決權,
這意味著巨大的犧牲和讓步。
2、中國願意逐漸稀釋自己在亞投行的出資份額。中國政府表示,隨着更多的國家加入,
中國願意逐漸降低在亞投行的份額。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大股東願意放棄自己的控股地位。
可見中國政府對於亞投行能夠順利成立並吸引其他國家加入,願意放棄自己很多的權益。
3、印尼表示要和北京爭奪亞投行的總部所在地。中國是最大的出資國,主導國也是中國,
但是亞投行的總部所在地,卻出現自由競爭。這又是中國政府的一大讓步。
為什麽中國政府做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和讓步呢?
亞投行難道真的如此重要?
這裏面到底有什麽戰略目的?
1、中國的外匯儲備實在太大了,完全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中國必須要改變過去只知道購買美國國債的老路,收益非常低,而且風險巨大。
中國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相當於將中國的巨大財富全部都抵押給了美國,
在國際事務上,中國就根本無法和美國對立,只能違心的一意跟隨美國。
如果亞投行順利成立,就可以通過亞投行輸出資本,而不用只知道購買美國國債,
將自己全部身家交給競爭對手。
2、緊跟美元風險巨大。過去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次貸危機後,美元不斷貶值,
中國損失巨大,然後趕緊加大了歐元的儲備,結果歐洲又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又損失巨大。
現在美元又開始升值,中國的歐元、日元比重比過去加大了,又損失慘重。
總之,人民幣沒有國際化,而美聯儲的政策等又不是中國央行的那幫人所能理解和掌握的,
只有被動挨打。只有降低美元、歐元、日元的儲備比重,加大人民幣國際化,
才能避免這些巨大的匯率風險,而亞投行,人民幣國際化的希望所在。
3、人民幣國際化首先是人民幣的亞洲化。如果人民幣連亞洲化都做不到,何來國際化?
武裝力量所能到達的地方,貨幣國際化才能到達,因為沒有武力的保護,所謂貨幣國際化也是空話。
美元能全球化,也是因為美國的武裝力量遍布全球。中國的武裝力量現在最多局限在亞洲,
那麽人民幣就應當亞洲化。所以這也是中國政府必須成功推出亞投行的原因。
4、當然美國並不會放棄對既有美元霸權的統治,尤其是對亞洲的貨幣統治。
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儲備地區就在亞洲,中國、日本、印度、韓國、香港、印尼等等,
這些國家都是美元儲備大國,相當於美國每年都從亞洲收取了巨額的鑄幣稅,
相當於亞洲這些國家在供養美國。美國可以通過印刷鈔票,購買亞洲這些國家的商品和服務,
償還這些國家的債務,這在次貸危機,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
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後,表現得非常明顯。
5、如果中國通過亞投行在亞洲進行資本輸出和人民幣國際化,此長彼消,
美元在亞洲的地位和份額就要下降,美國就無法對亞洲進行貨幣殖民,
無法對亞洲地區收取大量的鑄幣稅。所以這也是美國要拼命反對的原因。
亞投行背後的貨幣戰爭,亞洲地區成為了美元和人民幣爭奪的主戰場,
人民幣的國際化首先是人民幣的亞洲化,這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表面的熱鬧,暗中的殘酷,大國的掘起,總是這麽驚心動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