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愈來愈多中國人赴境外旅遊,不文明行為受到關注。《廣州日報》日前走訪澳洲及英國,盤點中國遊客十大「陋習」,包括金錢萬能的「暴發戶心態」、公共場所喧嘩、衞生習慣差等。
《廣州日報》與澳洲及英國的旅遊界人士,探討中國遊客的形象問題,列出「10大陋習」。
見靚屋敲門求售
首先,不少中國遊客出境遊常暴露「暴發戶心態」,認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行事隨心所欲,如在星級酒店穿拖鞋T恤亂逛、在自助餐廳用餐盒裝食物帶回當宵夜等。有資深意大利導遊指,不少內地遊客「有錢任性、說話大聲」,建議學會與人平等交流。而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中國遊客的「土豪」行為更明顯,甚至有人見當地房屋漂亮,就敲門問房主是否賣房,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不少中國遊客購物時出手闊綽卻愛「講價」。如在蘇格蘭愛丁堡,有中國遊客買下5瓶威士忌後,要求經理贈送店內出售的蘇格蘭麻布袋。
在許多國家,一些行為是被禁止的,不少中國遊客往往明知故犯,如在寺廟內拍照、在禁煙區吸煙、給景區動物餵食、不願給小費等。
報道指,外國人往往透過中國遊客的個體行為詮釋中國,中西文化有差異,不少中國人的習慣在外國就是「陋習」。文章建議國人在海外時刻牢記「眾目睽睽」、「旁邊有人」,自然就能規範自己的行為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