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球科技新股焦點,料將落在小米身上。市場消息透露,國產平價手機小米醞釀上市,傳已開展內部前期籌備工作,多家投行“拍門”爭做安排行。據悉小米未定上市地點,香港或美國皆有可能,視乎哪個市場估值吸引。
星島日報報道,對於一向以“生意為大”的投資銀行及港交所(388)來說,當然認為小米上市這宗新股生意機不可失。早前市場估計,小米如能趕在當下科網熱上市,市值最少超過450億美元(逾3500億港元)。不過,與大部分密謀上市的公司一樣,小米一直否認上市打算。小米首席執行官雷軍4年多前成立小米時,曾揚言“5年內不考慮上市”,但這個5年大限承諾,理論上在今年已接近尾聲。
即使小米真的不在意上市,投行對這單“大刁”仍萬分憧憬;據悉,不斷有投行向小米推介上市方案,認為小米要把握時機爭取今年上市,因為一旦美國踏入加息周期,以及全球科網熱盛極降溫,小米就未必能夠緊接阿里巴巴,以天價估值登場。有投行人士稱,小米已就上市一事展開前期評估工作,但暫未敲定上市地點,香港或美國都有可能。
投行界人士稱,雷軍是小米最大單一股東,加上小米業務已上軌道,並非初期創業公司,故純粹從商業考慮,小米似乎沒有必要採用“非同權”股東架構,上市地點應取決於估值高低。不過,假如當中有其他因素要考慮,當然另作別論。根據中國媒體的資料,雷軍手持逾70%小米股權。
小米以生產平價手機聞名,近年亦生產不少周邊電訊設備產品(如小米盒子等),因其款式與美國蘋果“過分相似”,故有“山寨蘋果”之稱,雷軍亦被稱“雷布斯(蘋果已故主席是喬布斯)”。中國一向認為科網電訊等業務別具戰略意義,加上大數據時代來勢洶洶,外界關注中國會否樂見小米赴美集資上市。
中國科技富豪地位愈見舉足輕重,《環球時報》早前在一篇談及中國要自我栽培富豪的社評文章中,點名說到“馬雲(阿里巴巴主席)、雷軍的前途仍被廣泛看好”,並指二人“顯然都不是簡單的模仿者,他們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阿里主席馬雲早前獲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邀請加入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董建華本身亦為阿里董事局成員。
阿里原本計劃在港上市,雖然有港交所在旁拍和,惟因其堅決保留的“非同權”架構不符香港監管要求,故未能取得證監會的“祝福”,結果去年改投美國上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