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炒"的城市,什么都炒,地產,股票,电話,郵票,舊大餅硬幣.....。
這樣一個很少,甚至沒有什么實體企業的城市,比較難吸引"人才"進來,反而容易吸引"錢財"進來炒作資產,即使人才來了如没有足够的大企業去吸納這些專才,亦無用武之地,只能像本地大學生一樣擠身於金融,地產等領域搶食,長遠來講;政府必需要有一個完善的百年大計,把本港塑造成一個有利於各類企業發展和壮大的環境才有用,大家不彷参考一下,看看近年深圳,廣州,甚而順德等城市,人家都有許多高檔次之企業在萌壯,當地政府的政策都傾向於大力支援,因此取得亮麗之成績,已由低下產品漸漸轉型為中,高價值之產品,而香港除了吃老本搞房地產,搞金融之外,就只有搞政治鬥爭,其它乏善足陳。
吸引各地,包括外國的專材來港,本來是一項100%正確的政策,全球各國都在努力推行中,人才本來就是社會的重要支柱和資產,但人才和環境有如千里馬與伯樂,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承之事,可惜在當前的香港政治氛圍之中,缺乏了"和諧的環境",在家哀口不停之吵吵鬧鬧環境裡,鬼王都嚇跑了,還說什麽真正"有料"幫到HK發展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