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緩解企業融資高成本問題,會議具體提出了十大措施,其中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一事讓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即將下調準款準備金率,但降息可能性不大。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若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理論上的最大值是釋放7.4萬億人民幣信貸,但考慮銀行資產端業務相應調整、實體信貸需求疲軟以及央行信貸額度控制,實際可釋放的人民幣信貸或不及預期。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報告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稱為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將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傳部分金融機構同業往來將納入存貸比統計口徑,將顯著降低商業銀行貸存比,平均降幅在5%左右,測算將立即帶來5.5萬億左右新增信貸額度空間,增強商業銀行的信貸供給能力。同時將同業拆放納入貸款具有重要意義,意味著金融市場的繁榮將直接創造信貸需求。
中金公司指出若將其他非存款性公司存款全部納入,考慮保險公司協議存款此前已被納入一般性存款口徑,新增納入存款口徑的為約7萬億元人民幣,預期貸存比約放松4個百分點,從三季度末的64.2%下降至60-61%,貨幣市場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能會下降。
管清友指出,若非存款類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存款準備金也將多補繳1.76萬億(按9.8萬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和18%的存準率計算),至少需下調三次存準率對衝。但如果考慮到存準率下調和存貸比放松均會提升貨幣乘數,央行下調存準金率的次數恐不及預期,這會對銀行間資金面有收緊作用,但衝存款意願下降可降低銀行間利率的波動性。
管清友還指出,監管機構將非銀同存納入存款,緩商行竟發理財衝動,同時將PSL向商行全面推進,提供穩定低廉的基礎貨幣,以降低商行負債成本,商行貸款利率自可下行,企業融資成本得到降低。不過短期內全面降息並不在政策考量範圍之內。
海通認為9月份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商業銀行的同業存款約在10萬億左右規模,若將其變成一般性存款或需補繳2兩萬億左右準備金,相當於約提高存準率1.8個百分點,短期內貨幣緊縮效應大大增強,至少需要立即下調4次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對衝。此外由於同業存款在各家銀行分布不均,通過MSL定向寬松應也必不可少。
海通指出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用市場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調整"虛高"的貸款利率,意味著存款利率降息或暫時延後,但回購利率等市場化利率的下調依然可期。而同業存款上繳準備金或將增加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成本,促使其下調理財收益率,助於無風險利率以及信貸利率的下降。
中金公司指出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中金稱一般性存款基數擴大將要求銀補繳1.4萬億元準備金,由於當前央行不可能收緊貨幣政策,因此可能通過降存準的方式對衝存款準備金繳納範圍擴大的影響,可能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3次。
中金還預計交行、興業、中行、民生和光大等銀行將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