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130|回覆: 13

[其他] 6年來中國每月印鈔1萬億元是個什麽概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5-14 10:19: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信源:凯迪社区

1990年中國貨幣還只有1.53萬億元,而近6年來,中國每月印刷的貨幣就達到1.08萬億元,
相當於每個月給每個中國人印刷了800元。我們是財富增加太多還是貨幣超發太多?

央行剛剛公布4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116.8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
自2013年3月末中國M2余額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高達103.61萬億元後,
中國印鈔保持了每月1萬億元的速率,13個月印鈔13.27萬億元。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中國啟動4萬億刺激政策,從此走上印鈔之路。從2009年起,
每年新增M2逾10萬億元。中國M2從2008年的47.52萬億元到2012年的97.42萬億元,
4年增長49.9億元,即平均每個月增長1.04萬億元。從2009年開始至今年4月的64個月,
中國M2增長69.36萬億元,平均月增1.08萬億元。這意味著,以2013年大陸13.5億人計算,
相當於每個月給每個中國人印刷了800元。

若以保守的每月1萬億元的速率印下去,即在人民幣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人民幣超發速度不斷放緩,
83個月後,即不到7年時間,中國M2將達到200萬億元。

據央行數據,2012年中國M2余額為97.42萬億元,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1/4,
是美國的1.5倍,英國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個歐元區的貨幣供應量還多出20多萬億元。
7年後,若中國M2真的達到200萬億元,將相當於2012年美國貨幣的3倍多。

公開報道稱,2012年全世界新發行貨幣合26萬億人民幣,其中中國發行12.26萬億元,
獨占46.7%。毫無疑問,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印鈔大國,對美國四次量化寬松(QE)的批判,
伴隨更大規模的人民幣超發,其實是一次賊喊捉賊似的自欺欺人。

讓我們看一下美國金融危機後的四次貨幣超發(量化寬松)。

2009年3月,美國第一次實施QE政策,即在未來6個月中,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以遏制經濟危機的惡化。

2010年11月,美聯儲宣布進行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通過6000億美元收購美國國債以刺激經濟發展。

2012年9月14日,美聯儲推出QE3,具體措施為每月購買額度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2012年12月13日淩晨,美聯儲宣布推出第四輪量化寬松QE4,每月采購450億美元國債,
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億美元的寬松額度,聯儲每月資產采購額達到850億美元。
2013年12月19日,美聯儲決定,將每月850億美元債券的購買規模削減100億至每月750億美元

綜合始於2009年的美國四輪QE,其印鈔規模與中國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自2009年起已印鈔69.36萬億元。再看看美國四輪貨幣超發後,
中國外匯儲備從2008年底的1.95萬億美元增長到3.95萬億美元,增長2萬億美元,
似乎超發美元都流入中國,變成中國增發基礎貨幣的一部分,為中國貨幣超發火上澆油。

頂著世界第一印鈔大國的桂冠,中國在通貨膨脹之路上狂奔已久,借著人民幣升值的幻象,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可憐我等小民,不能像李嘉誠一樣抄底西方資產,
也不能像海外淘寶族一樣跨境買便宜洋貨,只能拿著用血汗換來的人民幣,
面對吃不起的蔬菜水果,調侃“姜你軍”、“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油你漲”。

20年前,咱拿著200多塊錢的月薪,差點以4000元左右的價格買到了單位分配的壹套兩居室,
即2年工資能買到一套房改房,其時內地商品房價約為每平方米兩三百元左右。如今,
工薪族拿著咱當年10倍的月薪,不吃不喝20年也只能買到中小城市一套兩居室。

如果再往前追溯,咱們的父輩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土裏刨食,可以養育五六個孩子;
許多城市家庭靠著微薄的工資收入,也養大了幾個孩子。可今時今日,有的人可以養五六個情人,
有的老板可以養幾個孩子,但普通工薪夫妻養一個孩子都不容易。

1990年中國M2為1.53萬億元時,中國還是個窮國;2013年中國M2接近100萬億元時,
中國成了GDP第二大國。可是,與鈔票與日俱增的是,人民幣實際購買力快速下降
帶來的焦慮與日俱增,越來越多人擔心租不起房,生不起病,上不起學,吃不起菜。
當然,買房已經被排斥在選項之外。

我們都曾經笑話越南盾往往以百萬計,我們也曾驚訝台幣、日元、韓元不如人民幣值錢,
但人民幣如果以每月1萬億元的速率印刷下去,是不是會加快追趕台幣、日元、韓元、越南盾的步伐?


43

主題

66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4-5-14 13:44:08 | 顯示全部樓層
Tell me if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fiscal & monetary policy.

And also let me know if you understand what M2 is really about.

With all due respect, just hope you knew what you are writing about.

No hard feeling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242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4-5-14 14: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真定假,年年印銀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8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4-5-14 14:43: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paradisego #3 的帖子

網上資訊除非糸官方,或中立權威學術機構,
什麼私人調研機構,什麼基金調究,
當作街市資訊,一笑置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5-14 15:32:47 | 顯示全部樓層
冇辦法,等爆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16

回帖

12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20
發表於 2014-5-14 15:55:04 | 顯示全部樓層
印鈔1萬億真定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5-14 16:34:53 | 顯示全部樓層
Raptor 發表於 2014-5-14 13:44
Tell me if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fiscal & monetary policy.

And also let me know if you  ...



頭兩條國民基本知識
淺說網頁随處可尋  詳解還怕班門弄斧
不必深藏不露  但望不吝賜教
文雖源自新浪一博客  內含小民怨言牢騷  
令人讀之不快  還請海涵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5-14 17: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等非經濟專家,不知道勞兄貼文出於何經濟文獻,裡面所言之數據是根據何處来源而發表?:
一般常識,流通貨幣如果比實際過量發行,貨幣相對於外幣(美元,歐元,日元...等)其匯價是會貶值的,但回顧過往幾年,人民幣非但沒貶反而對主要貨幣美元升值40%左右,何解??
貨幣過量發行另一個壞的副作用是推高市面資產的價格,做成惡性通貨膨脹,但反觀過住幾年大陸的通脹指數都是在控制的良性範圍之內,沒有"失控"或"惡性"。
不是貨幣對外升值之後,物價就一定會下降,只有進口貨成本便宜而已,對本國生產的東西沒有影响,東西越來越貴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1/--大陸近年打工一族薪水加幅大,國民收入增加得很快,帶動所有成本增加。
2/--隨着國民收入增加,大家消費之意欲增強,購買力帶動之下貨品食品,餐飲業興旺,適量加價是必然的。
3/--政府的政策鼓勵推動內銷,火上加油。
4/--只有經濟衰退(通縮)的國家或地區之物價才下降,(如沙士時之香港或近年之日本等),中國一直都是經濟向上之國家,物價在可控範圍適度上升無可避免。
每月印鈔是必然的了;如果中國每月印鈔1萬億而人民幣仍上升,表示它印得太少,而不是太多。
平淡是個人之福。平安是家庭之福。
平穩是國家之福。平靜是全球之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5-14 18:57:0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谷村富郎 #8 的帖子


謝謝指教 言多有理 擭益菲淺

"央行剛剛公布4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116.8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
http://www.pbc.gov.cn/publish/go ... 4115579811875_.html
引述數字來自人民銀行2014年4月金融统計数據報告。
當然 M2不等於現鈔 M1,誘發通脹遠如不後者直接。
當降息增加貨幣供應行不通時,央行推出量化寬鬆漸成常規。
日本早於2000年代初實行以對付通縮。針對2007末金融危機,
美國也以此應付。量化寬鬆名目也始於此時。
英國近年也照抄以減低金融危機的影響。
針對全球QE 加上美元大量流入,中國也印,本屬當然,無可指責。

6年來,中國印鈔保持了每月1萬億元的速度,每人每年合9231元RMB.
奧巴馬上台4年印了8萬億美元,平均每年印2萬億。 3億人每人每年6千美元。
從這看,中國印鈔數字似乎還遠遠不足?

問題在於美國印錢惡果被全世界吃進, 而中國則由自己國內承受。
說得嚴重點:超發美元大部分流入中國,變成中國增發基礎貨幣的一部分,
為中國貨幣超發火上澆油。

人幣近年對外大幅升值,對內實際購買力卻快速下降是不爭事實,
也正是人們憂慮所在。一樓尾段牢騷大概因此而起?

皮毛之見 外行人語 還盼繼續指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13

主題

3萬

回帖

7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79154

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5-15 04:55:59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中國每月印鈔1萬億而人民幣仍上升,表示它印得太少,而不是太多. 唔怪得花旗佬咁唔順超中国啦, 今时今日, 連印銀紙都輸俾中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3

主題

66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4-5-15 10:00:32 | 顯示全部樓層
The 4 Trillion stimulus package introduced by the Chinese govt. in 2008 was actually a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which literally meant the govt. is spending more than she was collecting from taxation. The excess portion of the spending was covered by issuing National Debt during the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 QEs were actually a monetary policy whereby the FED controls the supply of money so as to sustain her economy by controlling through the interest rates and that means PRINTING MONEY.

The question about M2 was covered by another CHING above so i won't go into details.

Just wanted to let you have an  idea on how China PRINTs her currency, is that she prints money to mop up the foreign monies coming into China in the form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surplus she got from the Balance of Trad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3

主題

66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4-5-15 10: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When we talk of printing money what we mean is the increase of M0.

If you wish to know all about money supply in various meanings please check it up on the Wiki.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萬

回帖

2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24635
發表於 2014-5-15 10:57: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不明白
錢去了那兒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5-15 12:46: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Raptor #11 的帖子


講解具濃濃學術味道 ,印象深刻,頗讓人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嘆!

多發貨幣必有後果,多發是為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對小老百姓的承受而言,
並無不同。

中美印鈔的背景、取向、規模和推行時間都不一樣,路人皆知。
各國積極開印!美元復大量捅入,中國也参予印行,無可厚非。
難得是超發同時還能對外升值,本應驕傲大喜!

但考慮下面兩點後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1 這些捅入的外幣某天要離開時需換回美元,因人幣巨幅升值中國勢必要多付美元打發他們?
2 人幣近年雖對外大幅升值,讓境外人士笑顏逐開。對內實際購買力卻江河日下是不爭事實。
收入雖大幅增長,但感覺『日子沒以前好過』的人民群眾巳越來越多?
一樓末段的過火牢騷大概也在這背景下產生?
觀近三月人幣走勢和人行的政策取向,似乎當局也注視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閣下通經濟,懂財政,還盼多發有關鴻文,讓小老百姓們長長見識。
更望多從人民群眾生活層面出發,讓其多能體會理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3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