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表於 2014-2-20 13:50:34
|
顯示全部樓層
^!^ 發表於 2014-2-19 17:59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讀了9年免費教育再讀埋資助大學,學咗十幾年嘢,就學識輪公屋
一個人對社會係要有責任的.這班讀屎片不如15歲就拿失業救濟,唔好浪費納稅人的錢
師兄好明顯係講佢地....
http://hk.news.yahoo.com/blogs/j ... 1%B7-015545210.html
我很希望聽聽報道中有碩士學歷、做了幾年文職但感沒前途、轉行做紥鐵那位先生,他轉型的經歷;我聽過有大學生選擇做清潔工,理由很簡單,「這比較容易入行,又較穩定,我要開飯哩。」
新聞中所見,排隊申請及面試做政府清潔工的人龍長長,高大年青的大學生,佔了三分一以上,韓國近年就業情況麻麻,文職職位不多,有的不過是短期工,做了一年左右就沒了,很多年青人要脫離這種朝不保夕的生涯,於是決定轉型。
我長大的年代,父母長輩都要我們努力讀書,之後可找份文職做,因為文職不用日曬雨淋,又有出識;若果做技術行業的,也要進修,希望取得某個學歷就有資格轉做文職。
可是這十多年來,我看見職場並非如我們之前所預料,傳統文職職位大量減少,好像文員、秘書、會計等,競爭大,要求就自然提高。如果你只有一紙證書,以前可能勝任做文員,但今時今日,僱主就要求你有十八般武藝,既要中英文流利,能寫能講,又要醒目。
我認識好些人咬緊牙關利用工餘進修幾年而考獲證書,拼進文職,但人家請你做文員,但當你是主任般要求,一開始上班就要上手。他們做得辛苦,不單無望升職,更有做了幾個月就被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