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778|回覆: 19

将改变你很多观念 80%家长都后悔太晚读到此文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2-20 08:2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作者: 于俊卿
對不起, 網上找不到繁體版本



看完了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说:它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小编希望,你看完此文后有所收获,并为时未晚。

好了,先来做道选择题吧!

案例简况: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
    卢刚事件  是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只有十几分钟,就在这十几分钟里卢刚连杀6人,导致5人死亡,1人重伤,最后自己也饮弹自杀。
    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有人说卢刚每次考第一,年年考第一。他不允许自己考第二。这次事件的发生导火索就是因为他的成绩是第二名,而第一名同样是一位华裔留学生。当然这名留学生是第三个被卢刚枪杀的人。
    有关卢刚事件的详细过程以及后续的问题,大家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下,据说后来卢刚给她的姐姐写过一封遗书,可能流露出卢刚这件事情的整个的心理过程,从中也可能会发现卢刚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生活轨迹。
    这个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曾经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因为那个时候还很少有人提及“家庭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曾经开玩笑说在我国青少年心理学上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正是因为有了“卢刚事件”我们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

    第二位是马加爵。他是1981年出生的,死前是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于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被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并悬赏20万缉拿他,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第三位是韩寒,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韩寒。
    韩寒曾经说过:“七门功课亮红灯,红灯照亮我前程。”
韩寒说起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教育,以及学校老师对他的态度等,大家可以想象到,都是负面的,他是个在批评中长大的人,所以他在经历方舟子说他“代笔”事件时,丝毫不显示出有什么特别的气愤,因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外人对他不公正的评价。他说他体育上的“入门”,本着好汉就得提当年勇的准则,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那时老师不喜欢我,运动会非要让我去长跑,想看我出丑,我抱着就算死也要‘曾经辉煌过’的心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去,结果还不小心破了校纪录。”尽管如此,韩寒的体育强项还是因为逃课太多挂起了红灯,直接导致八门功课七门不及格,然后被劝退回家。
    周立波曾调侃韩寒“兼顾写作和高风险的赛车,堪称书生和勇士双料王”韩寒主要是靠赛车收入,他不是靠文字卖钱,他的文字只是想说自己要说的话,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有人称韩寒为当代的鲁迅。
因此我们说不见得上大学就是好样的。

    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
    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李天一2011年9月6日晚曾经因为无照驾驶改装的宝马车,与另外一位叫苏楠的年轻人殴打一对夫妇导致其劳教一年,李双江也因此被列为2011年“四大名爹”之一。
    然而2013年2月22日下午,一则有关于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的消息在网络疯传,这件事在北京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都大量报道,把李双江再次推到了各大媒体前端,使其声誉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李天一真正成了一个“坑爹”的孩子!

    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案例一:
    一、卢刚事件过去已经整整21年了,因为这个事件我们国家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但是时隔20多年这样的恶性事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由他杀到自杀到杀双亲等等。这是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虽然心理学上重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育人的根本核心到底在哪里?我们很多时候发现问题即从问题入手,反而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育人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不在学校,不在社会,也不在孩子自身,而是在家庭,解决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育人的根本问题。
    卢刚事件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心理学重视了,也重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随着社会问题和教育体制问题,这样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顾老师说的那样,找准育人的核心,也就是从家庭入手,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做好预防工作。
    二、在这个事件中被他枪杀的副校长安.柯莱瑞的三个兄弟,做了一件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在安.柯莱瑞的追思会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同时又宣读了他们给卢刚父母的一封信,信中说:此时此刻,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
    由此我又想到了“药家鑫肇事杀人”案发之后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对簿公堂。
    在此,我们看出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体现出的是不同的胸怀和气度,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们一直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而今天我们的国人在世人看来是不是这样的?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不排队蜂涌而至抢东西的、随地乱扔垃圾的等都是谁?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相关?

    案例二:
    马加爵事件代表着寒门子弟,他当时出事以后,社会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各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说他是罪不容恕的大恶魔,有的说是因为社会“歧视”导致的,非常同情他,把责任归咎于社会。如果我们追究他的成长经历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成长经历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他的家境非常贫穷,但是在这样的家境中他又非常优秀,遗憾的他是因为家境贫穷而遭到别人的歧视。
    问题:他的杀人动机真如那些同情他的人所说的那样是由于贫穷导致的社会歧视吗?
    当时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亲自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因此她反驳了上述所谓的贫穷和社会歧视等杀人动机,她说:如果马加爵真的因为贫困和受歧视而杀人,那么他报复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凭借自身富有而对其付诸了歧视行为的人。但事实是,受害者多数是跟他一样家境贫寒的同学,甚至包括他最要好的朋友、身边对他最友善的人之一。因此,马加爵的杀人行为,与贫穷无关、 与歧视无关,应该对此血案负责的,不是社会而是马加爵本人。
    我们站在家庭教育这个角度去分析这个案例,所以我的问题是:导致马加爵出现这个结果的是谁?
    我们知道,每个人从客观上都存在一些天然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父母、老师、领导等,而对我们长大成人最直接的影响人是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大家说对吗?
    因此我们承担着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育人。所以我们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案例三:
    韩寒虽然已经过去12年了,但是像韩寒这样的学生在目前却非常普遍,这样不看好的学生在学校还同样受着歧视,但是现在看来,正是这样有着独立人格孩子,他们的人格往往是最健康的,他经受住打击和挫折,顽强的生活在人们的歧视中。
    所以才有了韩寒对自己的调侃:“七门功课亮红灯,红灯照亮我前程。”所以他在经历方舟子说他“代笔”事件时,丝毫不显示出有什么特别的气愤,因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外人对他不公正的评价。
    问题:面对像韩寒这样的孩子或者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体现出我们什么样的育人素养。

    案例四:
    这个女生的事件就更普遍了,搜索网上的大学生自杀或者研究生自杀,会出现无数条信息,至于自杀的理由有学业和就业压力的、有情感受挫、抑郁等。一个七岁父母就离异,一直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组织能力强,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的留学生,考入澳门科技大学……在外人看来一个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她身上缺少的是什么?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是她并不缺少爱,和韩寒的成长正好相反,一路太顺,缺少的正是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缺少健全的的人格。

    案例五:
    我们说“德”是做人之本,是最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
    给予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我觉得给予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是“教养”。当一个人做为独立的个体立足社会时,人们往往通过他的行为方式给他一个评价,他本人的素质代表着他的家庭教育素养。也就是教养。
    有网友评价说李天一的教育是:重艺,缺徳,失教养。
    我也说,父母为他创造一切条件给予他专业技能的培养,却没有给他做人的教育,使其危害社会!所以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替代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所以。我今天给大家举出这几个案例,就是想引导大家进行讨论: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在大家考虑的过程中我给大家分享一段视频。
    你知道我要什么吗?(视频)
    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明白吗?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想要的并不是家长所给予的,家长所给予的也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有的可能也许会说,这个误会是因为孩子不会说话导致的,那孩子会说话,我们是否就能给予孩子们所需要的吗?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每年刚开学和期末考试结束是学生自杀的高发时段,这也都是与我们的育人素养是直接相关的,有的是因为老师,有的是因为家长。
    1月19日我们资讯一中心的一篇博文:考试排名下滑 14岁男生跳楼身亡
    2月25日微博【寒假作业没做完 13岁少年开学日自杀】
    1月20日齐鲁晚报微博发出的题为《女大学生留遗书跳桥身亡,称压力太大》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包括年前库尔勒18岁的高三学生,他们自杀的原因除了来自教育制度或各方面的压力,还有就是缺少我们对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生命教育。因此对孩子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非常重要。

    现在的孩子缺少应对生活能力。父母包办了生活中的一切,把本该属于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都剥夺了,他们总有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社会的那一天,如果等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让孩子如何生存?他们能快乐吗?

    来自微博的短文:小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初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高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大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老板:“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吴稼祥先生说“溺爱等于陷害”我认为这句话值得全天下的父母去品味。与其说李天一是“坑爹”倒不如说是李双江“坑子”导致李天一今天这样结果的正是李双江的溺爱。

    故事分享: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忙忙叨叨地找锤子和钉子。当他把钉子钉进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怎么办 呢?他说,那就只能往墙里楔个小木楔子,然后再钉钉子。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又发现太大。又去找斧子,发现对付木头不顺手,又去找锯子。锯子有了,又发现 锯条断了,又去找锯条。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忘记了那幅画了。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们教育孩子不也是这样,刚才大家的回答基本都是一致的,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的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我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剩下的时间我交给大家,希望大家踊跃上麦。
    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说的,以此共勉“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補充內容 (2013-12-24 05:26):
6樓有繁體字版本
由 hkwatcher 兄提供

3323

主題

11萬

回帖

39萬

積分

141正式版主

藤原とうふ店 ~ 藤原拓海

積分
394802

十萬帖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雙子座」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戲劇之王」勳章「型男嗜好」勳章「音樂大師」勳章「創作大師」勳章「玄機妙算」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版主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141紳士勳章成家立室勳章

發表於 2013-12-23 19:03:57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好文分享
讀書 = 就像叫雞,出錢又出力。
薪水 = 就像月經,一個月只來一次。
機會 = 就像小弟弟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工作 = 就像輪姦,你不行了,別人就上。
生活 = 就像打飛機,全部的事都要靠自己的雙手。

承諾 = 就像一句乜你老母,人人都講,卻沒幾個人會做到。

命運 = 就像強姦,不能反抗時,就要接受,甚至學會享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23

主題

8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小遊戲王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究極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

發表於 2013-12-23 19: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758

主題

8696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群組紀念勳章論譠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

發表於 2013-12-23 19: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
我有我自由 理閪妳感受   十個男人九個滾 剩番一個仲諗緊   男人多心但長情 女人專一但絕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12-23 19:30:44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好文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3 20: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勞高喜 發表於 2013-12-20 08:29
原文作者: 于俊卿
對不起, 網上找不到繁體版本

不用說對不起, 我替你將這篇文章轉為繁體中文 :

看完了這篇文章的家長都說:它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
小編希望,你看完此文後有所收獲,並為時未晚。

好了,先來做道選擇題吧!

案例簡況:
     A、男生: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系攻讀研究生。28歲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B、男生:貧寒農家子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級重點高中,高中期間成績優異,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全國物理奧數二等獎,後考入省屬重點大學攻讀生物技術專業……
     C、男生:初中體育成績優異,憑借長跑特長,進入重點高中,高一時七門功課不及格,從學校退學……
     D、女生:七歲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異,組織能力強,順利升入省級重點高中,從初中起擔任班長,一直到高中畢業,高中學校辯論賽最佳辯手,省級優秀學生干部,與同學老師關係融洽,考入澳門科技大學……
     E、男生:4歲選入申奧形象大使﹔4歲學習鋼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韓劍明﹔8歲學習書法,師從清華大學方志文﹔獲獎無數,10歲加入國家冰球隊,讀人大附中並留學美國……

    問:這幾個學生你最喜歡哪一個?按照你喜歡的程度做一下排列?為什麼?站在什麼角度排列的?
     這幾個人都是真實的案例,這只是一個簡況,有一點需要說明:這僅僅是個案,並不是所有有這樣經歷的人都是這樣,我們隻是憑借這幾個案例說明我們要說的問題。
     第一個人就是盧剛。
     盧剛事件  是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在校園中射殺數人的槍擊事件。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只有十幾分鐘,就在這十幾分鐘裡盧剛連殺6人,導致5人死亡,1人重傷,最後自己也飲彈自殺。
     盧剛生於北京市,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1985年本科畢業後進入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攻讀研究生。1991年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有人說盧剛每次考第一,年年考第一。他不允許自己考第二。這次事件的發生導火線就是因為他的成績是第二名,而第一名同樣是一位華裔留學生。當然這名留學生是第三個被盧剛槍殺的人。
     有關盧剛事件的詳細過程以及後續的問題,大家可以從網上搜索一下,據說後來盧剛給她的姐姐寫過一封遺書,可能流露出盧剛這件事情的整個的心歷過程,從中也可能會發現盧剛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成長過程中的生活軌跡。
     這個事件在當時曾震驚中美兩國,也曾經引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教育弊端的討論。因為那個時候還很少有人提及“家庭教育”這個概念。但是在心理學界引起了我國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我曾經開玩笑說在我國青少年心理學上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正是因為有了“盧剛事件”我們開始重視青少年心理。

    第二位是馬加爵。他是1981年出生的,死前是雲南大學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2000級學生,於2004年2月13日晚殺一人,2月14日晚殺一人,2月15日再殺兩人後從昆明火車站出逃。被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並懸賞20萬緝拿他,2004年6月17日被執行死刑。
   
     第三位是韓寒,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韓寒。
     韓寒曾經說過:“七門功課亮紅燈,紅燈照亮我前程。”
韓寒說起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的教育,以及學校老師對他的態度等,大家可以想象到,都是負面的,他是個在批評中長大的人,所以他在經歷方舟子說他“代筆”事件時,絲毫不顯示出有什麼特別的氣憤,因為從小到大已經習慣了外人對他不公正的評價。他說他體育上的“入門”,本著好漢就得提當年勇的準則,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那時老師不喜歡我,運動會非要讓我去長跑,想看我出醜,我抱著就算死也要‘曾經輝煌過’的心態,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出去,結果還不小心破了學校紀錄。”儘管如此,韓寒的體育強項還是因為逃課太多掛起了紅燈,直接導致八門功課七門不及格,然後被勸退回家。
     周立波曾調侃韓寒“兼顧寫作和高風險的賽車,堪稱書生和勇士雙料王”韓寒主要是靠賽車收入,他不是靠文字賣錢,他的文字只是想說自己要說的話,根本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有人稱韓寒為當代的魯迅。
因此我們說不見得上大學就是好樣的。

    第四位是我們省一所重點中學的一個學生的事情,也是一個真實案例,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生,組織能力非常強,很會與人相處,人緣也很好,是全校老師和家長公認的好學生,當時高中畢業時她媽媽是做為優秀畢業生家長在全校做發言的。
     誰都沒有想到,在外人眼裡這個優秀的孩子居然跳樓自殺,當這個消息傳到學校以後,孩子的課任老師、校長等都非常受打擊,都覺得他們的教育很失敗。

    第五位就是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李天一2011年9月6日晚曾經因為無照駕駛改裝的寶馬車,與另外一位叫蘇楠的年輕人毆打一對夫婦導致其勞教一年,李雙江也因此被列為2011年“四大名爹”之一。
     然而2013年2月22日下午,一則有關於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輪姦的消息在網絡瘋傳,這件事在北京各界引起了很大反響。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媒體都大量報道,把李雙江再次推到了各大媒體前端,使其聲譽受到了巨大的損害。李天一真正成了一個“坑爹”的孩子!

     案例帶給我們的啟示:
     案例一:
     一、盧剛事件過去已經整整21年了,因為這個事件我們國家開始重視青少年心理,但是時隔20多年這樣的惡性事件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由他殺到自殺到殺雙親等等。這是為什麼?
     我的理解是雖然心理學上重視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但是我們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也就是育人的根本核心到底在哪裡?我們很多時候發現問題即從問題入手,反而解決不了問題,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找到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育人的根本問題在哪裡?不在學校,不在社會,也不在孩子自身,而是在家庭,解決了家庭教育的問題,也就解決了育人的根本問題。
     盧剛事件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雖然心理學重視了,也重視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隨著社會問題和教育體制問題,這樣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顧老師說的那樣,找準育人的核心,也就是從家庭入手,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做好預防工作。
     二、在這個事件中被他槍殺的副校長安.柯萊瑞的三個兄弟,做了一件我們根本想不到的事情,他們在安.柯萊瑞的追思會后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們以她的名義捐出一筆資金,宣布成立安.柯萊瑞博士國際學生心理學獎學基金,用以安慰和促進外國學生的心智健康,減少人類悲劇的發生。
     同時又宣讀了他們給盧剛父母的一封信,信中說:此時此刻,比我們更悲痛的,只有你們一家。請你們理解,我們願和你們共同承受這悲傷。
     由此我又想到了“藥家鑫肇事殺人”案發之後雙方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對簿公堂。
     在此,我們看出不同的國度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體現出的是不同的胸懷和氣度,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個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思考。
     我們一直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而今天我們的國人在世人看來是不是這樣的?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不排隊蜂擁而至搶東西的、隨地亂扔垃圾的等都是誰?這些問題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否相關?

    案例二:
     馬加爵事件代表著寒門子弟,他當時出事以後,社會對這件事情的評價各有不同的聲音,有的說他是罪不容恕的大惡魔,有的說是因為社會“歧視”導致的,非常同情他,把責任歸咎於社會。如果我們追究他的成長經歷的話,就會發現,他的成長經歷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他的家境非常貧窮,但是在這樣的家境中他又非常優秀,遺憾的他是因為家境貧窮而遭到別人的歧視。
     問題:他的殺人動機真如那些同情他的人所說的那樣是由於貧窮導致的社會歧視嗎?
     當時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為揭開“馬加爵何以成為殺人兇手”的謎底,親自奔赴雲南,對此案進行了全面調查,還專門為馬加爵設計了心理問卷,做了心理測試,之後寫出了上萬字的《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真正決定馬加爵犯罪的心理問題,是他強烈、壓抑的情緒特點,是他扭曲的人生觀,還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因此她反駁了上述所謂的貧窮和社會歧視等殺人動機,她說:如果馬加爵真的因為貧困和受歧視而殺人,那麼他報復的對象,應該是那些憑借自身富有而對其付諸了歧視行為的人。但事實是,受害者多數是跟他一樣家境貧寒的同學,甚至包括他最要好的朋友、身邊對他最友善的人之一。因此,馬加爵的殺人行為,與貧窮無關、 與歧視無關,應該對此血案負責的,不是社會而是馬加爵本人。
     我們站在家庭教育這個角度去分析這個案例,所以我的問題是:導致馬加爵出現這個結果的是誰?
     我們知道,每個人從客觀上都存在一些天然的社會支持系統,如父母、老師、領導等,而對我們長大成人最直接的影響人是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大家說對嗎?
     因此我們承擔著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育人。所以我們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

    案例三:
     韓寒雖然已經過去12年了,但是像韓寒這樣的學生在目前卻非常普遍,這樣不看好的學生在學校還同樣受著歧視,但是現在看來,正是這樣有著獨立人格孩子,他們的人格往往是最健康的,他經受住打擊和挫折,頑強的生活在人們的歧視中。
     所以才有了韓寒對自己的調侃:“七門功課亮紅燈,紅燈照亮我前程。”所以他在經歷方舟子說他“代筆”事件時,絲毫不顯示出有什麼特別的氣憤,因為從小到大已經習慣了外人對他不公正的評價。
     問題:面對像韓寒這樣的孩子或者學生,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什麼樣的態度就會體現出我們什麼樣的育人素養。

    案例四:
     這個女生的事件就更普遍了,搜索網上的大學生自殺或者研究生自殺,會出現無數條信息,至於自殺的理由有學業和就業壓力的、有情感受挫、抑郁等。一個七歲父母就離異,一直隨母親生活,成績優異,性格開朗,組織能力強,從初中起擔任班長,一直到高中畢業,高中學校辯論賽最佳辯手,省級優秀學生幹部,與同學老師關係融洽的留學生,考入澳門科技大學……在外人看來一個如此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她身上缺少的是什麼?
     雖然是單親家庭,但是她並不缺少愛,和韓寒的成長正好相反,一路太順,缺少的正是抗壓力和抗挫折能力,缺少健全的的人格。

    案例五:
     我們說“德”是做人之本,是最起碼應該具備的品質。
     給予一個人最高的評價是什麼?
     我覺得給予一個人最高的評價是什麼? 是“教養”。當一個人做為獨立的個體立足社會時,人們往往通過他的行為方式給他一個評價,他本人的素質代表著他的家庭教育素養。也就是教養。
     有網友評價說李天一的教育是:重藝,缺徳,失教養。
     我也說,父母為他創造一切條件給予他專業技能的培養,卻沒有給他做人的教育,使其危害社會!所以說,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替代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舉出這幾個案例,就是想引導大家進行討論: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什麼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在大家考慮的過程中我給大家分享一段視頻。
     你知道我要什麼嗎?(視頻)
     孩子需要什麼?家長明白嗎?從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想要的並不是家長所給予的,家長所給予的也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有的可能也許會說,這個誤會是因為孩子不會說話導致的,那孩子會說話,我們是否就能給予孩子們所需要的嗎?


   我們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2、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3、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麼?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麼?

    每年剛開學和期末考試結束是學生自殺的高發時段,這也都是與我們的育人素養是直接相關的,有的是因為老師,有的是因為家長。
     1月19日我們資訊一中心的一篇博文:考試排名下滑 14歲男生跳樓身亡
     2月25日微博【寒假作業沒做完 13歲少年開學日自殺】
     1月20日齊魯晚報微博發出的題為《女大學生留遺書跳橋身亡,稱壓力太大》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甚至包括年前庫爾勒18歲的高三學生,他們自殺的原因除了來自教育制度或各方面的壓力,還有就是缺少我們對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和生命教育。因此對孩子進行健全的人格教育非常重要。

     現在的孩子缺少應對生活能力。父母包辦了生活中的一切,把本該屬於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都剝奪了,他們總有離開父母獨立面對社會的那一天,如果等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讓孩子如何生存?他們能快樂嗎?

    來自微博的短文:小學:“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初中。”初中:“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高中。”高中:“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大學。”大學:“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著工作。”老板:“你在學校的時候是不是光顧著學習了……”

    吳稼祥先生說“溺愛等於陷害”我認為這句話值得全天下的父母去品味。與其說李天一是“坑爹”倒不如說是李雙江“坑子”導致李天一今天這樣結果的正是李雙江的溺愛。

    故事分享:
     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人有一天想要往牆上掛一幅畫,就忙忙叨叨地找錘子和釘子。當他把釘子釘進牆後,卻發現這個釘子根本掛不住這幅畫。怎麼辦呢?他說,那就隻能往牆裡楔個小木楔子,然後再釘釘子。他去找木頭。找到木頭又發現太大。又去找斧子,發現對付木頭不順手,又去找鋸子。鋸子有了,又發現鋸片斷了,又去找鋸片。這樣一件一件東西找下來,等他把所有的東西都湊齊了,他已經不知道要幹什麼了,他早忘記了那幅畫了。
     黎巴嫩著名的詩人紀伯倫曾經感嘆:“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
     我們教育孩子不也是這樣,剛才大家的回答基本都是一致的,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托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過你﹔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著給孩子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採取最極端的做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的怎麼樣不重要。讓孩子珍愛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生命,所以活著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我們最重要的是培養的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自面對社會的人。這應該是底線,是最基本的。然後再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我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剩下的時間我交給大家,希望大家踴躍發言。
     分享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在微博中說的,以此共勉“保養好自己身體,老了別給孩子添麻煩。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別給社會添麻煩。”


我的意見是 : " 有怎麼樣的父母就有怎麼樣的孩子 ! 家教就是這麼一回事,想孩子變成怎樣,,便要以身作則 -- 即是身教,好好地引導孩子學習 !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93

主題

2萬

回帖

18萬

積分

究極元老

積分
183737

「賭神」勳章「貼圖之星」勳章「玩具模型」勳章「處女座」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

發表於 2013-12-23 23:35:32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好文,辛苦了!不過簡體字睇得幾辛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39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3-12-24 02:14:25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好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682

回帖

7930

積分

高級元老

積分
793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12-24 02:3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勞高喜 #1 的帖子

多謝好文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4 05:24:02 | 顯示全部樓層
nuts 發表於 2013-12-23 23:35
感謝好文,辛苦了!不過簡體字睇得幾辛苦!

很抱歉
6樓巳有朋友換成繁體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93

主題

2萬

回帖

18萬

積分

究極元老

積分
183737

「賭神」勳章「貼圖之星」勳章「玩具模型」勳章「處女座」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

發表於 2013-12-24 06:00:35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用抱歉! 十分感謝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3萬

回帖

9萬

積分

超級元老

2011

積分
90566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論譠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

發表於 2013-12-24 06:32:59 | 顯示全部樓層
yes , very good words
*&  Happy Everydays Happy Together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945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12-24 07:53:13 | 顯示全部樓層
hkwatcher 發表於 2013-12-23 20:21
不用說對不起, 我替你將這篇文章轉為繁體中文 :

看完了這篇文章的家長都說:它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 ...

謝謝師兄繁體字版本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4 07:58:17 | 顯示全部樓層
good-man 發表於 2013-12-24 07:53
謝謝師兄繁體字版本分享

不用謝, 香港仍有不少人唔習慣睇簡體中文嘛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945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12-24 08:05:28 | 顯示全部樓層
hkwatcher 發表於 2013-12-24 07:58
不用謝, 香港仍有不少人唔習慣睇簡體中文嘛 !

係呀,睇簡體字版睇到有D頭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65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12-25 01:30:34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好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609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12-25 11:02:01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文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804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3-12-25 18: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勞高喜 #1 的帖子

孩子的成長真的和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13

主題

3萬

回帖

7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79154

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12-30 18:43:15 | 顯示全部樓層
孩子的成長真的和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
絕對有很大的影響, 否則孟母不会三遷了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667

主題

9305

回帖

7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77320

「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14-1-1 16:04:0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三位是韩寒,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韩寒。
    韩寒曾经说过:“七门功课亮红灯,红灯照亮我前程。”
韩寒说起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教育,以及学校老师对他的态度等,大家可以想象到,都是负面的,他是个在批评中长大的人,所以他在经历方舟子说他“代笔”事件时,丝毫不显示出有什么特别的气愤,因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外人对他不公正的评价。他说他体育上的“入门”,本着好汉就得提当年勇的准则,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那时老师不喜欢我,运动会非要让我去长跑,想看我出丑,我抱着就算死也要‘曾经辉煌过’的心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去,结果还不小心破了校纪录。”尽管如此,韩寒的体育强项还是因为逃课太多挂起了红灯,直接导致八门功课七门不及格,然后被劝退回家。
    周立波曾调侃韩寒“兼顾写作和高风险的赛车,堪称书生和勇士双料王”韩寒主要是靠赛车收入,他不是靠文字卖钱,他的文字只是想说自己要说的话,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有人称韩寒为当代的鲁迅。
因此我们说不见得上大学就是好样的。

這個案例不能說明什麼, 但是人的一生能像韓寒般過也可以

並非一定要做最頂尖的, 我們做人做事, 真的只需問心無愧, 為何非要拿到別人那所謂的認可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4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