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54|回覆: 3

[中港交流] 標籤港人挑撥矛盾

 火.. [複製鏈接]
簽到
266

38

主題

76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13-11-12 04:0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排外,是人的本性,也是人身為動物世界一員的本性,
所以排外言論一定可以討好相當多的人,古今中外皆然,當中並無理性可言。

本性是無法以理性解釋的,看看動物世界就會明白,入侵別人地盤,是你死我活的生存問題;
人之所以與動物不同,之所以優於動物成為萬物之靈,正是由於人有理性、思想、文明和智慧。

看一個政客或評論員如何表達排外立場,不是看他能否討好民粹,而是看他能否從動物進化為人類應有的思想水平。

最近,有關歧視、排外、港人優先、要求移民要「源頭減免」的爭論十分激烈,
甚而有犬儒的說法認為,這場爭論會撕裂民主派,令泛民不能統一力量對付中共。

對此,筆者完全不以為然,香港人從官至民,從來都有歧視大陸人的傳統,
而這傳統不因大陸人住滿七年、成為法例上圓滿定義為香港人之後而改變,
因為這些人也會成為加入排斥歧視新移民的一員,把動物的排他本性充分發揮。

大陸官媒自作聰明
香港人不論新舊,都有必要參加這場大辯論,要進行一場激烈的思想反思,之後就會頭腦清醒,
不會隨口說出一些不符人類應有智慧的說話,這不會是壞事。

先從一段相對舊卻並不過期的《人民日報》評論文章說起,這篇題為〈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的文章,
說的觀點其實是港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發文的目的清楚不過;
中共也已覺察港人近年排外情緒高漲,而這情緒完全是針對內地人,於是官媒組織文章反擊。

不過,這類簡單化的官方文宣,從來都是火上加油的好材料,文章引起港人的言論反擊,
雖是過去的事,但問題並未成為過去,這類以偏(部分事實)概全(整體問題)的文宣只會令港人更加反感。

筆者認為最危險、最反智的正是「新香港人」這一標籤,民粹論者很容易加以利用為「中共對港殖民」、「人口溝淡論」,
情況一如中共對西藏、新疆所用的手段。
香港的左派知識分子千辛萬苦以孔孟的性善倫理論以支持不要排斥新移民,
右派知識分子則強調「天賦人權」、「普世價值」,大家不應有違國際公認的歧視標準。

可惜,這些知識分子的努力,一夜之間就給陳雲或譚凱邦之流的陰謀論擊倒——中共正對香港「殖民」,
是利用新移民在香港的民選制度「種票」、「新香港人」來港目的是為了把「舊香港人」「換血溝淡」,以利中共對港的控制。

這套說法本來似是而非,但《人民日報》的「新香港人論」似乎成為陰謀論的最佳證據,
以「新香港人」的觀念取代傳統的香港人觀念,是不是一項中共的策略思維?
若是,筆者身為「舊香港人」的一員,也要起來革命,因為「舊香港人」不願面對西藏人民遭到殖民的悲慘命運。

不過,我暫時還是認為這只是官媒自作聰明弄出來的宣傳品。
把港人分成新舊的說法是極為反智的,是為本已存在的族群矛盾火上加油,
把港人以群分而非融合的愚蠢做法,如果這是一項國策,香港人便必須以革命行動迎接這一國策。

香港法例把住滿七年的人定義為香港居民(為何不是十年或五年,筆者不大了了),
而七年的劃分本來全無意義,其重要性大概始於八十年代中期,當年香港的社福漸趨完善,是否屬於港人,得到的福利待遇將有所差別。

人口政策必須公開
殖民地時代的政務官員本來就是以半個英國人的高等華人自居,對新來香港的大陸人充滿歧視,
加上政府投放社福的資源有限,所謂「獅子山精神」就是「蟻民自求生存,政府懶理」。

三十年前,筆者是房屋署的小公務員。
當年輪候公屋要等十年,只有不足2%的年輕人有機會入讀大學;
這樣,是不是正式的港人?他們與新港人還是舊港人有何分別?


正是筆者這類接近耳順之年的人,才最有資格審視社會的變遷,才知道把港人分作新舊的無謂。
舊香港人是不論新舊,皆不會理會政府政策的歧視性,只要肯努力,就是生活的保證,個人的尊嚴亦得以建立,誰理會住夠七年沒有?

港人從不以來港先後作出劃分,而是以族群的本源作出劃分。
小時見長輩碰頭,第一句必然是「你係邊處鄉下」,不同鄉音從來是取笑的題材,
今天仍然有人拿李嘉誠的鄉音開玩笑,但絕非歧視他來自潮州。
不同籍貫的認知,只為分清楚大家文化和習慣的不同,從而互相尊重。

筆者這一代人無法想像、亦無法理解為何大陸新移民會成為社會不和的導火線,
我只能理解為殖民地官僚歧視大陸人政策種下的因,加上近年有心術不好的人和政客利用族群矛盾進行炒作。

中共對香港必然有一套人口政策,這套政策似乎有些神秘而從不公開討論。
時至今天,族群矛盾已成為不能輕視的問題,隨政制和民主的進一步開放,問題只會惡化下去,理由也是老生常談、不言而喻的。

歷史上,中共單方面決定放什麼人來港,體現主權可能是主要的官方理由,
回歸之後,人口政策有必要變得透明開放,以防懷疑論者。
就算不願把審批權移交還港府,也應按一套公開的政策標準,由中港政府成立小組進行審批。

由中共單方面決定誰是「新香港人」,衝突將會源源不絕,沒完沒了。

http://www.hkhrm.org.hk/database/4b1.html
《 消 除 一 切 形 式 種 族 歧 視 國 際 公 約 》
第 一 部 分
第 一 條
一 、 本 公 約 稱 “ 種 族 歧 視 ” 者 , 謂 基 於 種 族 、 膚 色 , 世 系 或 民 族 或 人 種 的 任 何 區 別 、 排 斥 、 限 制 或 優 惠 , 其 目 的 或 效 果 為 取 消 或 損 害 政 治 、 經 濟 、 社 會 、 文 化 或 公 共 生 活 任 何 其 他 方 面 人 權 及 基 本 自 由 在 平 等 地 位 上 的 承 認 、 享 受 或 行 使 。


香港人權監察對「廣告三人組」公然刊登涉及歧視新移民的廣告視若無睹
「廣告三人組」所倡議的,不單是收回審批權(這點我同意)
而是假設收回之後,比現時的移民限制更大
理由是把現有的社會問題歸罪於新移民,甚而斷言把新移民描述為中共的支持者
這就是百分之一百的歧視性言論
硬說自己不是歧視,只屬巧言令色,文過飾非

香港人權監察對發牌事件引經據典 http://www.hkhrm.org.hk/
卻對這種政客鼓吹歧視不聞不問
律人嚴時律己寬,多重標準,自己永遠是對的
單是這類「本土人權」就知道香港人從不文明
國際大都會?!
Sing a song of sorrow and grieving, carried away by a moonlight shadow.
I stay, I pray. See you in heaven far away.
I stay, I pray. See you in heaven one day.

193

主題

7745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弱智大愚

積分
110

「寶島之星」勳章「神州之星」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遊藝專家」勳章「棋藝大師」勳章版主勳章

發表於 2013-11-12 04:52:4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bbarying #1 的帖子

不過,這類簡單化的官方文宣,從來都是火上加油的好材料,文章引起港人的言論反擊,
雖是過去的事,但問題並未成為過去,這類以偏(部分事實)概全(整體問題)的文宣只會令港人更加反感。


十分贊同

筆者這一代人無法想像、亦無法理解為何大陸新移民會成為社會不和的導火線,
我只能理解為殖民地官僚歧視大陸人政策種下的因,加上近年有心術不好的人和政客利用族群矛盾進行炒作。


很有同感,現今任何事任何人都可以被一些''才思敏捷''、''伶牙俐齒''的人任意炒作。
我喜歡九搭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2 07:51:23 | 顯示全部樓層
bbarying 發表於 2013-11-12 04:03
排外,是人的本性,也是人身為動物世界一員的本性,
所以排外言論一定可以討好相當多的人,古今中外皆然, ...

可能個d人回歸本性, 想以真面目見人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189

主題

4萬

回帖

24萬

積分

究極元老

人生就是充滿高低起跌才精彩

積分
243350

「玩具模型」勳章熱爆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天蠍座」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戲劇之王」勳章「博學多才」勳章「體育精神」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型男嗜好」勳章「動漫一族」勳章「音樂大師」勳章「數碼達人」勳章「141玩家」勳章「性愛專家」勳章「AV達人」勳章「攝影達人」勳章「創作大師」勳章「神州之星」勳章「遊藝專家」勳章「棋藝大師」勳章「玄機妙算」勳章「電腦大師」勳章「生活常識」勳章「演藝傳播」勳章「飲食健康」勳章「觀星入門」勳章「旅遊/航空」勳章「痴線佬」勳章特嗜章收藏家勳章「潮流時尚」勳章「單車交流」勳章「廣告/設計」勳章「爬山遠足」勳章「寶島之星」勳章「爆笑王」勳章「影音Hi-Fi」勳章「廚師食譜」勳章「資訊情報」分區勳章「資源分享」分區勳章「消閒興趣」分區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勝利勳章141紳士勳章成家立室勳章

發表於 2013-11-12 12: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只手掌拍唔響...
所謂中港矛盾, 又點會單係由內地人做成呀...
只係正如你所講
"律人嚴時律己寬,多重標準,自己永遠是對的"...
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因為強人擅長戰勝自己的脆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0 15: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