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國機場發生的一些故事堪比恐怖電影,這樣說有著充分的理由:如果用航班準時起降來衡量,中國的機場是世界上最差的。
據跟蹤機場統計數據的FlightStats說,北京機場在世界35大機場中排在倒數第一,有高達82%的航班不能準時起飛。排在倒數第二的是上海,比例是71%。
這類經常性的航班延誤導致乘客時不時大動肝火,甚至出現肢體沖突。去年,中國民用航空局不得不發布了一則通知,敦促官員們維持良好的秩序,確保那些借打砸櫃台和跑上跑道來發泄不滿的過於激動的乘客受到懲處。
就連以高效和快速周轉自豪的香港,在35大國際機場中也只排在第29,只有64%的航班準時起飛。這個名次較1月份的第22名有所下滑,當時香港有77%的航班能夠準時起飛。
香港機場管理部門的發言人說,惡劣的天氣或航空公司的運營問題可能造成航班延誤增多。他說,其他原因還有航班數量增加以及內地機場存在的瓶頸。他說,從香港起飛的航班有10%至20%飛往內地。他說:當然如果那邊出了問題,我們的機場也會出現延誤。
大部分航班延誤都沒有去年上海發生的情況嚴重,當時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飛往紐瓦克的乘客滯留機場三天。不過,北京有42%的航班延誤被認為“過度”,也就是延誤了45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有5%的航班幹脆取消了。
航空專家認為,中國空域的軍事管制是該國民航業面臨的難題之一。港龍航空有限公司(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前空乘人員、現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Hong Kong’s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Clare Fung說,內地機場遇到這些困境主要是由於空中交通管制不佳造成的。她說,中國機場的另一個問題是,它們多為政府控制,這一點與美國機場或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Heathrow)不同。她說,坦白講,這是很難改進的,因為這個行業並不是十分商業化。
她說,這可能會讓航班延誤的理由不那麼透明;我做空乘的時候,飛中國總是會遇到嚴重的延誤,但他們從不告訴你延誤的真正理由是什麼。
據Clare Fung回憶,她同事所在的某架航班2006年有一次在上海機場跑道上幹等了六個小時,而且機上停電。她說,一些乘客最後感到頭暈,不得不叫來了救護車。
中國航空旅遊業迅速發展,今年2月國內航空客流量同比增長13%,而這還是剔除出行高峰春節帶來的推動因素後的數據。去年秋天中國黃金周假日期間,中國熱門景點接待遊客3,400萬人次,同比增長21%。
Clare Fung說,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希望在中國境內起降,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乘坐飛機出行,而中國民航業的發展卻無法支撐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