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門民眾周五上街抗議建核燃料加工廠。
江門市政府昨發布官方正式文件,承諾鶴山核燃料廠項目「不予申請立項」,項目正式取消;一直等待官方正式文件、連續第三日上街示威的民眾,聽到副市長宣讀該文件內容後,才放心散去。然而,內地網絡上有輿論攻擊江門民眾,形容他們是盲目反對,《人民日報》今日更刊出署名指反對PX、核廠等項目的民眾為反而反。
俗稱「紅頭文件」的公告,上有市政府蓋印;圖:市政府官方網站
雖然江門市政府已於週六宣佈取消核廠項目,但江門市民昨日仍連續第三日上街。憂慮政府會出爾反爾,另立名目推行項目的民眾在市政府門外靜坐,要求政府發佈正式的「紅頭文件」,明文承認取消項目。江門常務副市長黃悅勝及後在現場手執文件向民眾宣讀,民眾才放心散去。
江門抗爭成功,內地網絡上卻有不少網民攻擊江門民眾,指他們將「核電站」與「核燃料廠」混為一談,盲目反對;《人民日報》今日則刊登署名評論「有環保共識 才有多贏結局」,文中促請政府就類似項目的發佈時間及範圍定立規則的同時,將江門核廠項目流產形容為「不小的損失」,批評反對項目的民眾「常識欠缺」,不理解事態就上街反對,亦批評媒體「被偏激言論裹挾而行」。
環境問題牽涉公共利益,需要治理常識。共識只能建立在常識的基礎上,環保意識有了、環境理念也有了,但如果常識欠缺,只能是眾說紛紜而「謠言」生、民意沸騰而「散步」起。說到底,缺了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共識不可能憑空長出來。
無論是對核燃料項目還是PX項目,公眾都需要有更多了解,不能因為有人反對就「我也反對」,也不能因為極端事件而誇大風險……媒體也需要更為耐心細緻地引導輿論、傳播常識,不能被無原則的偏激言論裹挾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