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77|回覆: 3

[其他]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去蕪存菁 投資正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7-15 02:32: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投資界有所謂優於基準表現的「阿爾法」(alpha)回報,但凡投資者莫不夢寐以求,卻又往往求之不得。一般投資者唾手可得的,反而是所謂的「啤打」(beta)回報,亦即緊隨基準升跌的投資表現。在長期牛市期間,beta也可以相當豐厚,讓投資者大感寬心。至於長期熊市周期之際,由於投資路上滿途荊棘,投資者甚至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難免打回原形。

Beta及往往包裝成alpha的「另類啤打」(alternative beta),再加上如假包換的alpha,就構成投資回報的實質來源。本欄今期就特別向讀者推介吾友凱斯勒(Andy Kessle)的一篇圍繞相關題材的近作。Alpha既然不可多得,也就必須突破常識範疇,而往深處發掘,才能有所收穫。

依凱斯勒所見,alpha自能從新科技領域中覓得,雖然科技發展變幻莫測,箇中所涉風險也不容低估。除此之外,投資致勝之道並不限於檢討歷史事件,還應着眼於科技一環以外可能發生的種種,並須密切注視足以左右大市的措施及其所引起的市場反應,從而隨時掌握市場脈搏。

以下文章節錄自投資顧問兼作家凱斯勒為吉爾德(George Gilder)上月出版的新書《知識與力量》(Knowledge and Power)撰寫的序言。

某天我如常乘搭地鐵上班,踏出5號綠色列車車卡,在華爾街站下車,又再依循多年以來重複過成千上萬次的路線,只是慣性地往前走,不論何年何月何日,也都無關宏旨。熾熱的陽光照遍這條街,眼前所見一個又一個影像,卻全都模糊不清,我只感到暈頭轉向,思緒也凌亂不堪。

不過,在一片喧鬧之中,有一種聲音依稀可辨。在各式各樣的經濟渠道中,這可會是難能可貴的創意律動之聲?

灼見當道取向

1995年,我拿着投資者500美元的資金,向對方誇下海口說:「我所選擇的投資必定穩賺不賠,更會發掘到像微軟一樣成功的投資對象。」真是鬼話連篇!我以為自己確實具備足以賺取alpha的投資灼見;而按照華爾街的慣常說法,alpha正是比市場回報更高的保證。我也自信能令投資客戶大有斬獲,為他們帶來驚喜。

其實這不過是投資界的慣用口脗,大部分投資者只能賺取beta,在茫茫投資大海中隨波逐流。市況趨升,beta戰士自然表現神勇;相反,一旦市況回落,則被殺個片甲不留。

為求alpha,我自須依靠種種方向指標和分析意見,不過,在華爾街和布羅德街(Broad Street)交界上,只有街頭華盛頓紀念銅像橫伸的臂膀,可權充標誌,提醒路人小心附近紐約證券交易所內身穿顏色趣怪制服的交易員。街角就是華爾街23號,亦即摩根大通(JP Morgan)總部所在,曾於1920年成為無政府主義者的炸彈襲擊對象。今時今日,在各大銀行內部燒得灼熱的,卻是一場歡喜一場空的alpha假象。

我必須為客戶投資增值,買入的股票須跳升至少幾倍,才足以證明自己真正具備賺取alpha的本領。在《知識與力量》本書之中,alpha以「信息內容」(entropy)的姿態登場;兩者基本上同義,均代表突如其來的信號、出乎意料的回報。

意料之內的回報已反映在價格和息率之中,我要為客戶帶來並非只包含在現價之中的「升喜」(upside surprises),而且不單一朝一夕,而是月復月、年復年做出成績。我要及時拋售被追捧過度的股票,從而加以對沖,以免落得尤甚於鐵達尼號的慘淡收場。不過,要實現如此宏願談何容易。

在乘搭地鐵5號列車時,我想起早在1973年,有位名叫拉里(Larry)的仁兄告訴我:「想當年,每天9點鐘,金融服務公司White Weld & Co.的機構投資經紀就會給我打電話,及早告知公司內部分析員對寶麗萊(Polaroid)、施樂(Xerox)、菲利普莫里斯(Phillip Morris)幾隻大股的股價分析。雖然每股交易成本要75美仙,但又何足掛齒?畢竟當時炙手可熱的股票只得50隻,因而有『五十妙』(Nifty Fifty)之稱;買入之後就絕少放出。」

可惜「五十妙」後來終於不妙,而由博格爾(John Bogle)創辦的投資管理公司Vanguard Group則乘勢而起。1975年,在市場放寬管制、協議佣金制,以及交易成本下降等因素推波助瀾下,該集團意識到所謂alpha不過是大話西遊,個人力量始終敵不過市場趨勢,因而索性以指數為投資指引。因此,購買Vanguard基金就等於購買市場統計樣本,以致股價的精到真知灼見成分盪然無存。

二十五年之後,市場指數已泛濫成災,beta充斥,無處不在。真知灼見反而湮沒於噪音與快速交易之中。電腦入,人腦出,正是上世紀70年代科幻式想像的典型寫照。

指數混淆真相

指數與市場並無二致,可說是一種渠道(channel),就如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研究信息論的美國數學家香農(Claude Shannon)所界定的渠道一樣。自從推出作為市場指標之後,指數逐漸與市場趨勢等量齊觀。但實際上指數只能用以推斷可以預測的市場回報,幾乎完全忽略創意與創新所產生的利潤,而此等利潤往往來自未獲納入指數範圍的新公司。

為求爭取遠勝指數預測的投資成果,我必須借助於真知灼見。在利用指數作為渠道的同時,真知灼見有助於預示指數平均值的扭曲現象。無論走勢向上或向下,都突如其來,只有在充分了解相關資訊之後,真知灼見才得以徹底成形。

余生也晚,我在貝爾實驗室的事業,起步較香農遲了三十五年。實驗室所有員工頭一天上班,都例必獲發9×12吋的棕色人造皮袋,袋角印有貝爾實驗室的標誌。實驗室內所有出入口都有守衞監察把守,以防僱員擅自取去實驗室內的任何設備。不過,公司守則並無規定守衞檢查員工的貝爾手提皮袋。

在個人電腦遠未流行的年代,貝爾實驗室的員工(亦即鄙人是也)曾暗中把PDP-11微型電腦拆件放進貝爾手提袋中拿回家;當年的貝爾實驗室已將一切運作信息化。時至今日,更幾已演成無資訊不成;即使要盜取最貴重的資訊,也只需一隻「手指」(thumb drive)即可。

無論如何,我在貝爾待了幾年,就轉往華爾街發展。日復一日,作為投資界從業員,我更受到來自四方八面的資訊衝擊:《華爾街日報》、雅虎財經、實時股市報價、新聞稿中林林總總的公司消息,以至「股市推特」(Stocktwits)等等。

可惜我仍缺乏真知灼見,而只能對市場上的種種意外發展加以事後分析,以便從中找到新的說法。為求對市況的意外發展作出預測,我惟有悉力以付,苦苦思索;但當務之急始終在於掌握市場脈搏。

「升喜」灼見中尋

雖然苦思苦幹,足以構成灼見的深刻體會仍屬少之又少;但亦總算略有所成,否則我當年受託投資的500美元資金就會重返指數苦海中浮沉。除卻少數泡沫市場時期,市場上雜訊奇缺,因而亦回報有限。但若市場眾口一詞,一如上世紀70年代的「五十妙」,或聽聞退休者在機場Admirals Club會員候機大堂閒談,提到考慮多買點蘋果股份,就應暫時收手,靜待市場雜訊重現才再戰江湖為妙。

從投資者角度而言,我必須每天為市場把脈,閱遍喋喋不休的市場囈語,以便為客戶投資「淘金」。我更須深入體會市場脈動,才能掌握當前的市場訊息。過程中我亦須抗拒老生常談看似有效的鎮定作用,而不惜冒險接收市場雜訊,從中搜集有用資訊,然後整理出真知灼見。雖然珍貴有如座頭鯨,真知灼見從不易得,但卻確實存在。

在華爾街眾聲喧嘩之中,根本難以區分純正天籟與合成音效。根據全面披露規定(Regulation Full Disclosure),在可供電話提問的大會上,即使業績表現理想而受讚賞,面對有關未來稅率走向的提問,企業界只能就每季業務發展方向提供「指引」式資訊。在我對資訊需求愈趨殷切之際,市場資訊卻變得愈來愈少,亦即香農所謂的「零信息內容通訊」(zero entropy communication)。

若beta值等於1,市場樣本就會百分之百反映出市場平均值。只有從相關資訊中提取真知灼見,才能取得alpha,足以在華爾街稱雄。指數不過是資訊廢堆,其中雜亂無章的信息只把真知灼見隱藏,而無助於將之揭示呈現,結果是只有beta而無alpha。

面對如此形勢,有真本領的基金經理又有何對策?他們自當全力掌握市場脈搏,繼而根據個人經驗從中理出頭緒,辨別市場出人意表的轉變所在,堪稱真知灼見。「即日鮮」、趨勢投資策略、得過且過等手法全不管用。

科技潛藏機遇

我於是前往位於硅谷(Silicon Valley)中心的帕洛阿爾托(Palo Alto)市尋找機遇,因為那裏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升喜」所在。事實上,勝過大市表現之道,不在華爾街中的買賣手法,而在對「升喜」、市場變化、經濟生產力結構的掌握與盤算。

日復一日,總有人在硅谷發表某種別出心裁的編碼,由此一改零售業面貌,又或者運用信息論寫成某種加密算法(algorithm),或發明某種新式Wi-Fi射線。凡此種種,均屬「升喜」所在。暫時遠離股市交易範疇,而深入探討科技今後將如何發展,以及其對各類人機介面(human-machine interfaces)有何影響,以至為何眾多現存企業即將倒閉,才是獲取切實可行的灼見之道。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實在令我目不暇給。多年以前,我跟一組科研人員見面,聆聽他們講解如何每秒將5 GB的訊息儲存於短短數米的接線之內,就已教我眼界大開。及後推出「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HDMI)技術,也是突如其來,橫空出世;我敢說這也正是高清電視的科技基礎。

其實,種種驚世科技所以能夠產生變天奇效,也是日子有功,而非一蹴而就的成果。雖然未必能及微軟之類的成功典範,但在科技發展中也算可記一功。初則只得雜訊,繼而自成說法,終於形成市場脈搏,從而創造巨大財富。

指數畢竟只能追溯往績,因而根本無法藉以掌握市場脈搏。不論是投資界趨之若鶩的alpha,還是股價線性爆升的訊號,就好比能夠縮龍成寸而儲存於貝爾手提袋或「手指」式儲器中的重要訊息,實源自對藏於雜訊以外企業「升喜」的真知灼見。

有關經濟趨勢的說法每日瞬息萬變,不僅是經濟生產力和進展的標記,也是市場作為載體帶往未來的高能量訊息。

“為求爭取遠勝指數預測的投資成果,我必須借助於真知灼見。在利用指數作為渠道的同時,真知灼見有助於預示指數平均值的扭曲現象。無論走勢向上或向下,都突如其來,只有在充分了解相關資訊之後,真知灼見才得以徹底成形。”




■為求alpha,投資者須依靠種種方向指標和分析意見;不過,在華爾街和布羅德街交界上,只有華盛頓紀念銅像橫伸的臂膀,可權充標誌。 (路透圖片)


■指數畢竟只能追溯往績,因而根本無法藉以掌握市場脈搏。 (路透圖片)

1806

主題

11萬

回帖

104萬

積分

141正式版主

花無常開~月無常圓 ~珍惜目前 ...

積分
1046275

「影音Hi-Fi」勳章「性愛專家」勳章「電玩大使」勳章「賭神」勳章「玩具模型」勳章「廣告/設計」勳章「遊藝專家」勳章「棋藝大師」勳章「爆笑王」勳章「爬山遠足」勳章「動漫一族」勳章《健美之星》勳章「數碼達人」勳章「生活常識」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消閒興趣」分區勳章「魚樂無窮」勳章「車迷天地」勳章特嗜章收藏家勳章「觀星入門」勳章「AV達人」勳章「潮流時尚」勳章「資源分享」分區勳章「痴線佬」勳章「飲食健康」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資訊情報」分區勳章「自然大使」勳章「雙子座」勳章成家立室勳章四台股神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戲劇之王」勳章「博學多才」勳章「體育精神」勳章「為食之神」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型男嗜好」勳章「音樂大師」勳章「141玩家」勳章「攝影達人」勳章「創作大師」勳章「神州之星」勳章「玄機妙算」勳章版主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終身成就勳章勝利勳章熱爆勳章141紳士勳章群組紀念勳章論譠元老勳章十萬帖勳章

發表於 2013-7-20 00:01:59 | 顯示全部樓層
vincen_k 發表於 2013-7-15 02:32
投資界有所謂優於基準表現的「阿爾法」(alpha)回報,但凡投資者莫不夢寐以求,卻又往往求之不得。一般投 ...

「股市推特」(Stocktwits)
心悅誠服,不是咄咄逼人;而是你的胸襟,風度,包容,以及誠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279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3-7-20 00:52:2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鬼深,唔多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21 21:57:55 | 顯示全部樓層
dull169 發表於 2013-7-20 00:52
好鬼深,唔多明!

John Mauldin專欄內容的確有番咁上下,但我會視之為「練功」ge機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