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29|回覆: 2

[其他] THE LEX COLUMN 2013年5月14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5-14 18:3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3年5月14日

THE LEX COLUMN
日式「火箭炮」 滙市無敵手

面對每日交投量高達4萬億美元的外滙市場,任何政府官員都希望配備一如美國前財長保爾森(Hank Paulson)震懾市場式的火箭炮(bazooka),而不是毫無殺傷力的玩具槍。

紐澳韓遏貨幣升勢

儘管紐西蘭2月時承認手上只有玩具槍,但上周仍然宣布干預滙市行動,以阻遏紐元升勢。採取行動推低滙價者不止紐西蘭,澳洲及南韓日前亦不約而同宣布減息,用意均在於遏抑貨幣強勢,至於日圓兌美元滙價更已跌穿100日圓兌1美元大關。儘管各國紛紛施以小規模突襲,但又能否讓敵方稍為知難而退?

簡而言之,答案是可能性不大。紐西蘭直接干預滙市,屬三國中最進取的一個,但行動看來旨在減弱紐元的強勢,而不是阻止其上升趨勢。鑑於當地樓市已釀成泡沫,限制了當局的轉圜空間;在滙率干預行動上留有餘地亦言之成理。須知道紐西蘭兩年期債券孳息率近2.5%,遠高於美國同年期債券的0.23%及日本的0.11%,實在難以相信紐元兌美元滙價上月下跌2%之勢能持續下去。

與此同時,澳洲出其不意地宣布減息,對澳元(兌美元滙價徘徊於1算水平)的影響亦異曲同工。澳洲債券孳息率與紐西蘭相若,南韓的水平也相差無幾。根據三國的往績,首爾政府向來在遏抑滙率方面最大膽進取,但南韓當前面對的問題卻比澳紐大,只因為其戰鬥對象實際上並非美元,而是日圓;韓圜兌日圓滙價更已升至4年新高。

保爾森當年出任美國財長時提及「火箭炮」,用意在於向金融市場強調當局必要時可祭出犀利武器,讓市場有所顧忌下不敢輕舉妄動,從而減低真的發射「火箭炮」的機會。但這畢竟發生於金融危機爆發前,自此以後,各地官員已出動了各式各樣的武器。就目前為止,威力最強勁的「火箭炮」就是日本規模龐大的貨幣擴張措施。

炒日本量寬要對沖

日圓兌美元滙價在短短六個月內急挫兩成,Topix指數同期則飆升六成,兩者勢頭之勁同樣叫人震驚。但所有升市終歸會灰飛煙滅,外滙市場更往往會出現強弱顛倒、把投資者殺個措手不及的逆轉市況。任何押注日本量寬又沒進行對沖的投資者,可要謹記上述教訓。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紐西蘭、澳洲及南韓相繼透過直接干預滙市或減息遏抑貨幣升勢,但相比起日本的「火箭炮」,三國的行動作用不大。(彭博圖片)
 樓主| 發表於 2013-5-14 18:30:54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5月14日

THE LEX COLUMN
嘉能可併購效益或超標

Xstrata投資者假如不離不棄,一直持有這家瑞士礦商與資源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805)至共偕連理,自然希望好東西真的會留給耐心等待的人。兩公司合併一周後,股價上升了4%。考慮到礦業巨擘力拓(Rio Tinto)同期錄得相同升幅,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升幅更超此數,嘉能可Xstrata的表現並不算突出。

隨着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資源消耗國實行經濟轉軌,着力推動可持續增長,豈能不叫人相信商品周期已漸走下坡?嘉能可及Xstrata雙劍合璧,能否成為商品低潮期的生還者?不如先看看集團手上的幾張王牌。

第一張王牌是繼承自嘉能可的交易部門。受惠於交易利潤攀升11%,局部抵銷了礦業利潤大跌27%的影響,集團2012年基礎淨收入的跌幅較同業小。集團預期,交易業務未來將貢獻利潤總額約三分一。

交易業務的股本回報率目標介乎40%至65%,實在令人欽佩。但值得留意的是,交易業務向來倚賴槓桿催谷;根據研究公司Bernstein計算,淨債水平往往是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的3至4倍。相比之下,大型礦業公司的相關比率則大多是1倍左右。

開採業務方面,集團行政總裁葛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表明在削減成本上絕不手軟,特別是針對中產管理的重組工作。他同時高調表示,對於力拓等鍾情的大型項目將會避之則吉。

由此可見,協同效益或能超額完成,優於併購時提出的5億美元指標。

除此之外,嘉能可Xstrata亦是押注煤及銅之選,兩類資源佔集團開採收入的比例就達三分二之多。集團的預測市盈率為11倍,雖高於力拓但卻低於必和必拓的13倍。考慮到集團合併後仍須在多方面證明自己的實力,如此估值看來很合理。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葛拉森伯格矢言削減開支絕不手軟 (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79

回帖

203

積分

中級會員

積分
203
發表於 2013-5-15 23:50:07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5月14日

THE LEX COLUMN
戴爾維權感情用事

資本市場行之有效時實有不少可取之處,其中之一就是理性至上,絕不感情用事。但維權投資者伊坎(Carl Icahn)及其盟友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卻視理性為無物。在上周曝光的致戴爾(Dell)董事會信件中,他們就創辦人米高戴爾(Michael Dell)的私有化方案提出反建議。但在進入正題、提出自家方案前,伊坎等卻花了很大篇幅謾罵嘲弄:董事會「侮辱股東智慧」,作出如此錯誤決定實在「執迷不悟之極」等等。

更糟糕的是,該些惡言謾罵全部以微軟Word書寫軟件中所有加強語氣的字體效果呈現,字下劃線、全大楷、粗體、斜體以及帶有諷刺意味的引號,應有盡有,不僅令讀者活受罪,亦盡顯這群維權投資者對戴爾領導層的鄙視。

但關鍵之處仍在於數字。相比起米高戴爾的每股13.65美元私有化方案,伊坎及Southeastern提出每名戴爾股東不僅可保留現有股權,更可獲得每股12美元的現金補償。因此,股東唯一要考慮的是,寧願當下就收取13.65美元,還是12美元加1股新戴爾。假使新股一如計算賺取盈利70美仙,即使市盈率低至5倍,每股亦值3.5美元,相比起米高戴爾的方案,投資者可多賺1.85美元。

既然如此,伊坎的方案理應看高一線吧?支持維權投資者方案的股東,必須假定前者有能力取得融資支付交易的現金部分;以伊坎的方案而論,單是特別股息就須170億美元左右。即使完全掏空戴爾的財力,亦得額外舉債最少5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股東必須假定維權投資者籌組的管理層,有能力令四面受敵的戴爾扭轉乾坤,重拾增長動力。從戴爾股價上周五毫無動靜,仍低於米高戴爾「侮辱性的」方案水平,可見市場對維權投資者方案的可行性大有保留。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市場對伊坎方案的可行性大有保留 (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