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周一。塞浦路斯向銀行存戶徵稅事件,在金融市場中引發波動,上周連番單日轉向的港股借勢急挫,恒指收市跌449點(2%),強勢的日經指數更下挫2.7%。另一邊廂,避險性強的資產如黃金、日圓、瑞士法郎則全面彈升。
避險資產全面反彈
執筆時,塞浦路斯國會尚未就歐盟的拯救方案進行投票,但盛傳政府為增添方案過關機會,對存款稅細節作出修訂,10萬歐羅以下稅率由6.75%降至3%;10萬至50萬歐羅從9.9%微增至10%;50萬歐羅以上則由9.9%上調至12%。這樣做的意圖,自然是藉減輕小存戶所受衝擊平息其怒氣,以增加拯救方案在國會表決中的勝算。
然而,不管投票結果如何,一個小小的塞浦路斯,「三巨頭」施救也要拖小存戶下水,經濟規模比其大得多的歐羅區財困國,日後在貸款問題上跟「三巨頭」討價還價,銀行存戶當真不會被迫作出承擔?塞浦路斯白紙黑字,10萬歐羅百分百「全保」,但在唯德國馬首是瞻的官方貸款團隊一聲令下,存款擔保馬上名存實亡,一眾歐羅區邊緣國的銀行存戶,能不心寒?
英財相胡亂類比
塞浦路斯「洗劫」存戶事件發生後,英國財相歐思邦不忘撿「現成便宜」,為卡梅倫政府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的緊縮政策護航。這位英倫「財爺」揚言,假如英國像塞浦路斯那樣,無法向世界證明國家有足夠的償付能力,市場信心盪然無存,塞浦路斯眼前的困境,便是英國的最佳反面教材。前車可鑑,英國更加有必要在緊縮路上堅定前行。
此語一出,財經博客冷嘲熱諷,指歐思邦胡亂類比,在未搞清楚塞浦路斯危機癥結所在下,「硬銷」卡梅倫政府的緊縮哲學,若非水平不足,便是混水摸魚。
英國的財政問題,留待有機會再談。然而,塞浦路斯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以致該國不得不破壞誠信,大開對不起小存戶的惡劣先例?
塞浦路斯一直是不明來歷境外資金的「停泊站」,該國銀行接收來自俄羅斯及其他外國富戶的存款後,以之購進希臘國債等資產。隨着希債危機爆發,塞浦路斯銀行須為大量資產進行減記,損失不菲。
問題資金「停泊站」
以該國銀行規模八倍於GDP而論,塞浦路斯政府即使有心以納稅人血汗錢協助銀行重建資本,亦絕對無能為力,何況有冰島和愛爾蘭銀行破產演變為國家破產的先例可援?去年初夏,塞浦路斯向國際社會求援,在九個月的談判過程中,透過「歐洲穩定機制」(ESM)購入銀行股份注資一途,由始至終未獲考慮,剩下來的便只有直接提供貸款,最初商議的金額為170億歐羅,與之前四個受助國所獲貸款相比,不過「區區之數」,惟以塞浦路斯的情況而論,170億歐羅大約已相等於該國GDP,接受了這筆貸款後,塞浦路斯本來低於歐羅區平均水平的公債對GDP比率,無可避免地將以倍數增長,日後大有可能步希臘後塵重組政府債務。
有過希臘的前車之鑑,以德國、芬蘭為首的「北方強國」,這次堅持不讓噩夢重演。更重要的是,塞浦路斯「惡名昭彰」,長期充當俄羅斯「不義之財」的集散地,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大選還有六個月便舉行的當下,為了不讓高呼「反對國家拯救洗黑錢者」的政治力量抬頭,在談判過程中「企硬」,援塞貸款由最初商議的170億大幅減至100億歐羅,不足之數由塞浦路斯政府自行籌集;在別無選擇下,塞國唯有向銀行存戶開刀。
假若閣下認同塞浦路斯危機起自境外財富(包括來路不明的錢財)源源流入,當地銀行拿這些「熱錢」胡亂投資種下惡果,追本溯源,向據說持有當地銀行存款逾半的境外資金徵稅,既滿足了德國的要求,於國內亦不見得會遇上重大政治阻力。問題是,正如老畢昨天所言,塞浦路斯既要以存戶利益換取國際救援,卻又不願削弱該國作為離岸銀行中心的吸引力,最終以公平為名拖小存戶下水,強迫他們為「救國」出一分力,真正目的卻是讓境外富戶稅率不致高得令他們集體「以腳投票」。
重大危機迫在眉睫?
同樣的事若在一年前發生,由於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金句——「竭盡所能捍衞歐羅」——尚未出口,歐債危機仍處於「病發」期,破天荒向存戶徵稅的惡例若開於當時,勢必令金融市場陷入更大的波動。塞浦路斯救援協議達成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避險資產再度抬頭,環球股市全面走低,塞國風波是「一次過」的小麻煩,還是政客誠信破產無可挽救、重大危機迫在眉睫的先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