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38|回覆: 7

[周邊產品] BUFFALO HD-PATU3 Thunderbolt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3-13 19:32: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370 於 2013-3-13 19:48 編輯

雖然先前已經有著不少外接儲存裝置已經在規格中導入了Thunderbolt傳輸介面,但因為受到內建的硬碟規格限制,實際的傳輸效能其實根本就無法達到Thunderbolt所提供的10Gbps傳輸頻寬,所以除非是有想要菊花鏈(Daisy-chain)的方式來串聯多個裝置或是有需要同時輸出影像訊號的應用需求,不然說實在話,內建一般磁錄式硬碟的外接儲存裝置無論有沒有加入Thunderbolt介面,其實對效能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然而近來Buffalo在先前所推出的HD-PATU3 Tunderbolt外接硬碟則是又新推出了內建固態硬碟的版本,而且拜其中的固態硬碟之賜,終於可以讓外接硬碟的實際傳輸效能,可以發揮出thunderbolt應有的水準。所以這次也特別向Buffalo借來了固態硬碟版的 HD-PATU3來實際測試一下,好讓網友們可以更了這款外接硬碟的效能表現。當然,在測試效能之前還是不免俗地先來開個箱,看看這款HD-PATU3外接硬碟的外觀設計吧!

1.jpg

外觀開箱介紹

這款由BUFFALO所推出的HD-PATU3雖然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不過先前所推出的版本裡面是內建磁錄式的硬碟,所以即便是有著Thunderbolt傳輸介面,實際的傳輸效能還是有所限制。直到最近才終於推出了內建SSD固態硬碟的版本。而固態硬碟的版本供有推出128GB以及256GB兩種不同容量規格,這次借來測試的產品,便是其中128GB的容量規格。

2.jpg

在外盒的左下角便能看到這款外接硬碟同時具備了USB3.0以及Thunderbolt兩種傳輸介面,並且也能夠相容於蘋果Mac電腦所提供的Time Machine功能。

3.jpg

外盒的右側也標示了內容物中同時提供了USB3.0以及Thunderbolt兩種介面的傳輸線材。
4.jpg

外盒的背面的上方則特別標示了這款內建固態硬碟的版本與先前採用一般硬碟版本的效能差異。
5.jpg

在底下也有標示了這款外接硬碟仍是提供了三年保固的服務。
6.jpg

掀開外蓋就可以馬上看到被透明塑膠盒蓋住的硬碟主體。
7.jpg

除了硬碟主體之外,其中的配件還包含了紙本說明書、保固說明、一條Thunderbolt傳輸線以及一條USB3.0傳輸線。
8.jpg

這款硬碟的外型設計與先前的版本相差不多,一樣都是採用白色的上蓋以及鋁質的下蓋材質。看來應該是為了要讓Mac電腦使用者有更好的外型搭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蓋部分並不像一般常見的亮面塗裝,而是採用磨砂觸感的設計,因此也比較不會容易有指紋沾染的問題。
9.jpg

外接硬碟的USB3.0以及Thunderbolt傳輸埠則都是設置在硬碟的下方。
10.jpg

硬碟背面的上下兩側則都有設置了ㄇ字型的防滑橡膠墊,而最底下有個長型透明的設計,那便是這款硬碟的讀取指示燈號。
11.jpg

這款硬碟在採用了固態硬碟之後,雖然外型與質感都不錯,但厚度的設計與一般9.5mm厚的2.5吋硬碟相比,似乎厚了不少,若是能夠將外型做得更輕薄一些應該會更好。
12.jpg

實際量測了一下這款外接硬碟的重量,不含線材的話,大約是250公克重。
13.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3-13 19:36:56 | 顯示全部樓層
測試說明

看完簡單開個箱之後,接著來看看這款外接硬碟的效能吧!因為這款外接硬碟同時提供了USB3.0以及Thunderbolt兩種傳輸介面,所以正好也可以來比較一下這兩種傳輸介面實際使用時的傳輸效能以及穩定度的表現。另外,要再特別說一下的是,這次的外接硬碟的各項測試主要是以PC平台為主,且所使用的主機板則是華碩ROG系列中的Maximus V Extreme。之所以會選用這款主機板,主要原因就是在I/O傳輸埠規格中則內建了一組Thunderbolt傳輸埠。
14.jpg

底下則是這次測試平台的其它零組件型號清單,給網友們做個參考。
處理器:Intel Core i7-3770K
主機坂:華碩MAXIMUS V Extreme
硬碟機:博帝PYRO II 240GB固態硬碟
記憶體:金士頓HyperX DDR3-1600 4GBx2
電源供應器:技嘉ODIN 1200W


實際效能測試

硬碟資訊

從CrystalDiskInfo軟體上便可以看到這款外接硬碟裡面採用的固態硬碟應該就是美光的C400,其傳輸規格是為SATA 6Gb/s、厚度為9.5mm,官方傳輸數據最高可達到讀取500MB/s、寫入175MB/s。
15.jpg

使用Thunderbolt作為介面傳輸時的效能表現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0.51 RC6軟體測試

當測試大小設定為1GB時,4MB循序讀取速度為368.81MB/s、4MB循序寫入速度為172.27MB/s;讀取效能分數為1117.51分、寫入效能分數為595.53分,總分為1713.04分。
17.jpg

當測試大小設定為4GB時,4MB循序讀取速度為369.54MB/s、4MB循序寫入速度為186.48MB/s;讀取效能分數為1108.70分、寫入效能分數為602.65分,總分為1711.35分。
18.jpg

AS SSD Benchmark效能測試

循序讀取效能為371.82MB/s、寫入效能為199.34MB/s,測試結果總分為353分。
19.jpg

在4K-64Thrd測試項目中,則有達到讀取25857iops與寫入20007iops的表現
20.jpg

Copy-Benchmark測試結果,ISO項目為269.74MB/s、時間3.98秒;應用程式項目為140.53MB/s、時間10.01秒;遊戲項目為201.84MB/s、時間6.84秒。
21.jpg

Compression-Benchmark項目的測試結果,讀取與寫入的速度表現分別約在373MB/s以及199MB/s上下。
22.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3 19:39:23 | 顯示全部樓層
ATTO Disk Benchmark軟體測試

在檔案長度64KB之後,傳輸效能就大約維持在讀取370MB/s與寫入200MB/s左右。
23.jpg

CrystalDiskMark軟體測試

當測試資料為預設值隨機亂數的時候,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367.6MB/s、寫入201.0MB/s;512KB區塊大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309.8MB/s、寫入182.8MB/s;4K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18.07MB/s、寫入30.37MB/s;4K QD32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93.94MB/s、寫入54.53MB/s。
24.jpg

當測試資料為0x00(0Fill)時,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372.0MB/s、寫入194.4MB/s;512KB區塊大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313.7MB/s、寫入198.0MB/s;4K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17.77MB/s、寫入30.41MB/s;4K QD32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93.54MB/s、寫入30.41MB/s。
25.jpg

當測試資料為0xFF(1Fill)時,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371.4MB/s、寫入178.5MB/s;512KB區塊大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313.5MB/s、寫入193.0MB/s;4K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16.77MB/s、寫入30.38MB/s;4K QD32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91.39MB/s、寫入60.24MB/s。
26.jpg

HD Tune Pro 5.0軟體測試

當區塊大小設定為64KB時,標準測試項目的平均讀取速率為185.8MB/s、寫入平均速率為146.4MB/s。
27.jpg

當區塊大小設定為8MB時,標準測試項目的平均讀取速率結果為371.3MB/s、平均寫入速率結果為191.2MB/s。
2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3 19:44:58 | 顯示全部樓層
使用USB3.0作為介面傳輸時的效能表現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0.51 RC6軟體測試

當測試大小設定為1GB時,4MB循序讀取速度為268.48MB/s、4MB循序寫入速度為177.90MB/s;讀取效能分數為807.42分、寫入效能分數為718.85分,總分為1526.27分。
30.jpg

當測試大小設定為4GB時,4MB循序讀取速度為264.68MB/s、4MB循序寫入速度為179.10MB/s;讀取效能分數為802.68分、寫入效能分數為718.68分,總分為1521.36分。
31.jpg

ATTO Disk Benchmark軟體測試

在檔案長度64KB之後,傳輸效能就大約維持在讀取250MB/s與寫入190MB/s左右。
32.jpg

AS SSD Benchmark效能測試

循序讀取效能為245.06MB/s、寫入效能為182.14MB/s,測試結果總分為228分。
33.jpg

在4K-64Thrd測試項目中,則有達到讀取6109iops與寫入15129iops的表現
34.jpg

Copy-Benchmark測試結果,ISO項目為102.65MB/s、時間10.46秒;應用程式項目為78.24MB/s、時間17.98秒;遊戲項目為96.94MB/s、時間14.25秒。
35.jpg

Compression-Benchmark項目的測試結果,讀取與寫入的速度表現分別約在276MB/s以及174MB/s上下。
36.jpg

CrystalDiskMark軟體測試

當測試資料為預設值隨機亂數的時候,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277.4MB/s、寫入189.0MB/s;512KB區塊大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239.3MB/s、寫入191.6MB/s;4K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22.90MB/s、寫入49.16MB/s;4K QD32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24.97MB/s、寫入61.25MB/s。
37.jpg

當測試資料為0x00(0Fill)時,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275.9MB/s、寫入192.7MB/s;512KB區塊大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240.1MB/s、寫入186.9MB/s;4K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22.67MB/s、寫入49.14MB/s;4K QD32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25.09MB/s、寫入62.13MB/s。
38.jpg

當測試資料為0xFF(1Fill)時,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278.1MB/s、寫入189.5MB/s;512KB區塊大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是讀取241.1MB/s、寫入190.0MB/s;4K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22.58MB/s、寫入48.49MB/s;4K QD32讀寫測試分別是讀取24.99MB/s、寫入61.62MB/s。
39.jpg

HD Tune Pro 5.0軟體測試

當區塊大小設定為64KB時,標準測試項目的平均讀取速率為238.1MB/s、寫入平均速率為175.3MB/s。
40.jpg

41.jpg

當區塊大小設定為8MB時,標準測試項目的平均讀取速率結果為245.8MB/s、平均寫入速率結果為181.8MB/s。
42.jpg

43.jpg

檔案效能測試中,連續讀取與寫入的效能表現分別為268002KB/s與170510KB/s。
44.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3 19:4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試用感想

從各項數據表現來看的話,雖然使用Thunderbolt時,在寫入方面的傳輸效能與使用USB3.0介面時相差不多,大約都是在170MB/s左右。不過,在讀取傳輸效能方面的差異就比較明顯一些,當使用Thunderbolt來測試時,效能最高則可達到370MB/s左右,而使用USB3.0介面傳輸時,效能最高則只有在270~280MB/s之間,將近有著100MB/s的差距,效能明顯提升不少。就以目前的2.5吋外接式硬碟產品來說,這款固態硬碟版的HD-PATU3確實是目前效能名列前茅的產品。只不過在效能提升的同時,這款硬碟的價格也相對提升了不少,甚至可以是說高得嚇人,所以若是以每GB容量的CP值來看,相信應該就會讓不少人卻步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3-13 19:47:5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38

主題

5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有囡直囡,有水吹水

積分
100

十萬帖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能言善辯」勳章「性愛專家」勳章「電腦大師」勳章「潮流時尚」勳章群組紀念勳章勝利勳章141紳士勳章

發表於 2013-3-14 23:07:19 | 顯示全部樓層
BUFFALO外置SSD外型靚又夠方便, 係貴左D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88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3-15 16:57:10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個1tb的2.5寸移動硬盤也不過700左右的價格,這個128g的固態硬盤雖不知其價格,不過相信頓期內降價至合理水平的幾率不高。我寧願買2.5寸的移動硬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1 14: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