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Z370 於 2013-1-27 23:57 編輯
機身厚度方面,U940 採用接近前後機身等高的設計,但在機身前端則有微微往上削薄的設計,實際測量機身前端的厚度,不含底部橡膠防滑墊的厚度約為 20.17mm。
機身尾端不含底部橡膠防滑墊的重量則約為 20.54mm,以 Ultrabook 筆電的標準來看,U940 在機身厚度表現上還是不盡理想,雖然有搭載獨立顯卡與可更換式電池設計,但如果機身能再薄一點的話或許會更吸引消費者目光。
最後來看看 U940 專用的變壓器,和大多數的筆電一樣採用分離式纜線設計。
電壓設計為 100-240V~1.6A 的國際電壓配置。
變壓器的實測重量則為 349g,如果要和筆電一起攜帶出門,不含每個人使用的筆電包則約為 2.152Kg,如果有長時間攜帶需求的朋友,或許要多加思索一下。
效能實測前先用 CPU-Z 來看一下內建的硬體規格,Intel Core i5-3317U 1.70GHz 是 Ultrabook 常見的低電壓處理器,為雙核心四線程架構,同時也搭配 3MB 的 L3 快取。
主機板則採用 Intel Ivy Bridge HM77 晶片組。
原廠出廠時的記憶體配置為 4GB DDR3 1600MHz,剛剛上方也有看到在機身內也配置有一個記憶體插槽,可供使用者升級更換使用。
CPU-Z 中的圖形硬體則僅能看到 Intel HD 4000 顯示晶片的相關訊息。
(CPUmark 99)
(Nuclearus Multi Core)
先來測試一下這顆 CPU 的效能分數,在 CPUmark 99 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395 分;而在 Nuclearus Multi Core 所測得的處理器效能總分為 10519 分,其中 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為 5161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7709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13061 分,整體來說這顆處理器所測得的效能差不多就是這樣,和其它搭載相同 CPU 的 Ultrabook 筆電在效能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U940 的硬碟採用混合式硬碟架構,HDD 部分使用的為 Toshiba 5400 轉、SATA II 傳輸介面,750GB 硬碟容量大小的硬碟,做為 Cache 的 SSD 則為 SAMSUNG 32GB SATA III 傳輸介面的產品。
(CrystalDiskMark)
(ATTO Disk Benchmark)
硬碟讀取效能測試,先看到的是 CrystalDiskMark 所測得的讀寫速度為 135.6/92.56 MB/s(讀取/寫入);而 ATTO Disk Benchmark 所測得的讀寫速度則為 363569/85625 MB/s(讀取/寫入),在有 SSD 做為 Cache 碟的情況下,整體來說硬碟的讀取速度上能獲得小量的強化,但主要作用則是在於開啟程式的速度上有明顯的加強,資料處理速度上則沒有太大的感覺,僅比單純 HDD 架構筆電來得快一點。
最後用 AS SSD Benchmark 來進行測試,可以看到在混合式硬碟架構下,硬碟效能分數為 46 分,看過純 SSD 架構的筆電硬碟測試後,就可以發現測試的結果並不是太好,而平均的讀寫速度則來到 125.04/95.49 MB/s(讀取/寫入)。
GPU-Z 測試軟體中,則可以看到除了 Intel HD 4000 顯示晶片外,U940 也配備了 NVIDIA GeForce GT 630M 獨立顯卡,配置 2GB 的獨立記憶體,雖然說 GT 630M 屬於入門等級的筆電顯卡,但對圖形效能上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CINEBENCH R11.5 中的 OpenGL 圖形效能測試為 15.38fps,另外我也測試 CPU 的效能分數為 2.32pts。
CINEBENCH R10 所測得的 OpenGL 圖形效能分數為 1708 分,至於單核心處理器效能為 4412 分、多核心處理器的效能分數則為 8897 分。
Futuremark 3DMARK11:Entry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1747 分。
Futuremark 3DMARK11:Performance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1058 分。
Futuremark 3DMARK11:Extreme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328 分。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Entry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12506 分。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Performance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4462 分。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High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3087 分。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Extreme 測試環境的分數為 2081 分。
Unigine Heaven DX11 Benchmark 2.5 的測試環境設定如上圖所示,全螢幕 1366 X 768 螢幕解析度,在 DX11 測試環境下同時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
在上方設定的測試環境下,所測得的平均 FPS 為 11.4,圖形效能分數為 286,最大的 FPS 為 23.1、最小 FPS 則為 5.4。
遊戲效能測試先來看看 Lost Planet 2 的測試結果,在 DX 9.0c 測試環境下,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RANK D、平均 10.1fps 的成績,全螢幕模式 1366 X 768 螢幕解析度。
切換至 DX 11 測試環境下,在相同的設定環境所測得的結果同樣為 RANK D,不過平均只有 5.9fps。
Street Fighter 4 遊戲的測試,我將測試環境設定在全螢幕 1366 X 768,關閉垂直同步與反鋸齒模式,測試結果為 RANK A、13525 分及平均 104.40FPS。
同樣的測試環境下,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測試結果為 RANK A、8111 分及平均 71.25FPS。
8xAA 反鋸齒模式下,測試結果為 RANK A、7498 分及 65.47FPS。
開啟最高 C16xQAA 反鋸齒模式情況下,測試結果依然有 RANK A、7063 分與平均 61.53FPS 不錯的成績。
(Crysis 3)
(魔獸世界:潘達利亞之謎)
(戰地風雲 3)
(惡靈古堡 6)
(刺客教條 3)
接著我也用 Futuremark 官網中的 Game-o-Meter 功能,來測試這款 U940 能否應付不同遊戲的需求,有興趣測試的朋友也可以到官網上去試試看自己的筆電配備,而我選擇的五款遊戲則分別為【Crysis 3】、【魔獸世界:潘達利亞之謎】、【戰地風雲 3】、【惡靈古堡 6】及【刺客教條 3】,在上方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U940 除了在 Crysis 3 與惡靈古堡 6 的遊戲效能測試中較不符合遊戲需求外,在其它三款遊戲的測試中均有符合或超過遊戲的最低配備需求,因此可以說這款筆電足以應付中高等級配備的遊戲需求,不過如果是高階等級配備遊戲上可能就會有點吃力。
最後來看到的是電腦綜合效能的測試,在 Windows 8 體驗指數方面,在處理器與遊戲效能上得到 6 分以上的分數,其它效能部分的表現均為一般,CrystalMark 2004R3 的綜合效能分數則為 167032 分,同樣可以看到在處理器、記憶體與 OpenGL 效能上的分數表現不錯,PCMARK 7 的電腦綜合效能分數則為 3563 分。
在進燒機測試前,先來測量一下小惡魔測試區的環境溫度約為 23.5 度。
AIDA64 測試軟體中的系統穩定度測試,可以看到在待機時的處理氣溫度約為 40 度上下。
而待機時的散熱孔附近溫度則約為 23.7 度。
系統穩定度測試約 22 分 11 秒後,可以看到處理器溫度提升至約 65~67 度上下,不過因為 Win 8 作業系統的關係,所以硬碟溫度的變化並沒有顯示出來,在此跟各位說明一下。
而散熱孔附近的溫度在經過一樣的時間後,溫度則上升至約 43.6 度,可見散熱的效果還算不錯。
這邊也提供各項溫度、風散轉速、處理器耗電量等平均數值供各位參考。
電池續航力的測試,我依然使用 Futuremark 的 Powermark 來進行測試,測試環境為平衡電源管理模式,螢幕亮度則保持在中央值的設定,並且我也保持 Wi-Fi 開啟的狀態。
Powermark 平衡測試模式(文書、上網與影音播放測試),電池續航力為 1 小時 59 分。
Powermark 生產力測試模式(文書及上網測試),電池續航力為 2 小時 57 分。
Powermark 多媒體測試模式(影音播放測試),電池續航力為 1 小時 19 分。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最後則是這款筆電的開機時間測試,從完全關機到開機能使用的時間約為 18.6 秒,我也用實際錄影的方式讓各位看看開機速度的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