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29|回覆: 0

新疆常见能吃的野蘑菇

  [複製鏈接]
簽到
43

71

主題

10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1-13 23:5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泡泡跑跑跑 於 2013-1-14 00:14 編輯

新疆常見能吃的野蘑菇
psbCA4RH0PF_副本.jpg
翹鱗肉齒菌 (新疆本地叫:鹿茸蘑菇)
[Saarcodon imbricatum(L.:Fr.)Karst.]又稱獐子菌、仲帽、獐頭菌。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初期突起,後扁平,中部臍狀或下凹,有時呈淺漏斗狀,淺粉灰色,表面有暗灰色到黑褐色大鱗片,鱗片厚,覆瓦狀,趨向中央特別大並翹起,呈同心環狀排列,菌蓋直徑6-10cm。菌肉近白色,菌柄中生或稍偏生,粗 0.7-3cm,有時短粗或較細長,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可達4cm,中實、平滑、淡白色,後期變淡褐色。刺錐形,延生,長可達1-1.5cm,初期灰白色。後變濃褐色。 生於高山針葉林中地上,尤以雲杉,冷杉林中生長多。 分佈于我國甘肅、新疆、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等地區,西藏、新疆等高地高寒涼爽的雲杉林中較多。可食用。好吃,新鮮時味道很好,菌肉厚,水份少,不生蟲,便於收集加工,但老後或雨多浸濕者帶苦味。屬外生菌根菌。子實休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並含有較豐富的多糖類物質。

psbCAMRXLQH_副本.jpg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子實體較小或中等,6-14.5cm,菌蓋不規則圓形,長圓形,長4-6cm,寬4-6cm。表面形成許多凹坑,似羊肚狀,淡黃褐色,柄白色,長5-7cm,寬粗2-2.5cm,有淺縱溝,基部稍膨大,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 分佈於我國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 可食用,味道鮮美,是一種優良食用菌。可藥用,益腸胃,化痰理氣。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等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可利用發酵罐培養菌絲。 羊肚菌為真菌植物問真菌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13)Pers. 尖頂 羊肚菌M.conicaPers. 的子實體。 羊肚茵每百克幹品含蛋白質24.5 克,脂肪2.6 克,碳水化合物39.7 克, 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藥 名】:羊肚菌 【來 源】:為菌類植物藥羊肚菌科植物羊肚菌的全草。 【功 效】:和胃消食、理氣化痰。 【主 治】: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 15一30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于山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等省區。 【拉丁名】:Morehella esculenta (L. ) Pers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生藥材鑒定】:除此正品外,尚有國產羊肚菌屬多種,如:黑脈羊肚菌、圓錐羊肚菌、美味羊肚菌、皺柄羊肚菌,以上種類與本品有類似功效,入藥時往往雜用。

psbCAY3C8I7_副本.jpg
大白菇(新疆叫大脆,因為吃起來很脆)
形態特徵: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3-14cm,初扁半球形中央臍狀,伸展後下凹至漏斗形,汙白色,後變為米黃色或蛋殼色,或有時具鏽褐色斑點,無毛或具細絨毛,不粘,邊緣初內卷後伸展,無條紋。菌肉白色或近白色,傷不變色。味道柔各至慢慢地微麻或稍辛辣,有水果氣味。菌褶白色或近白色,中等密,不等長,近延生,褶緣常帶淡綠色。菌柄長1-4cm,粗1-2.5cm,內實,圓柱形或向下漸細,傷不變色,光滑或上部具微細絨毛。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近球形,小刺顯著,稍有網紋,7.6-10.6(-12.8)μm×6.9-8.8(-10.5)μm。褶側囊體甚多,梭形,49-112μm×7.3-10.9μm。經濟價值:可食用,其味較好。試驗抗癌率高,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達100%。對多種病原菌有明顯抵抗作用。同雲杉、冷杉、松、鐵杉、黃杉、山毛櫸、高山櫟、山楊等形成菌根。

psbCAD108YK_副本.jpg
黃絲膜菌
形態特徵:子實體中等。菌蓋直徑4-10cm,扁半球形,後扁平中部鈍,濕潤時表面粘,幹時有光澤,黃色至黃土色。中部厚,無明顯氣味。菌褶直生又彎生,密,不等長,初期汙白色後土褐色至褐色。菌柄長4-10cm,粗0.6-1cm,圓柱形或近基部彎曲,汙白色,帶土黃色,有近白色絲狀菌幕,內部實心變至鬆軟。孢子印黃褐色。孢子黃褐色或淺褐色,橢圓形,表面粗糙或近光滑,7-9.5μm×4-5μm。經濟價值:可食用。試驗有抗癌作用,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6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另外對某些細菌有抑菌和抗菌作用。此菌為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psbCAPOOTTW_副本.jpg
白林地蘑菇
[Agaaricus silvicola(Vitt.)Sacc.] 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6.5-11cm,初期扁半球形,後平展,白色或淡黃色,有時中部淺褐色,覆有平伏的絲狀纖毛,邊緣常開裂。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白色,漸變粉紅色、褐色、黑褐色,密,離生,不等長。菌柄長7-15cm,粗0.6-1.5cm,汙白色,鬆軟到中空,近圓柱形,基部稍膨大,傷後變黃色,尤其基部更明顯。菌環單層,白色,膜質,生菌柄上部,上表面平滑,下面棉絨狀,大,易脫落。褶緣囊體近洋梨形。 夏秋季生於林中地上,單生或散生。 分佈于河北、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臺灣、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psbCAN5JGT2_副本.jpg
離褶傘
形態特徵: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5-16cm,扁半球形至平展,中部下凹,灰白色至灰黃色,光滑,不粘,邊緣平滑且初期內卷,後伸展呈不規則波狀瓣裂。菌肉白色,中部厚。菌褶白色,稍密至稠密,直生至延生,不等長。菌柄近柱形或稍扁,長3-8cm,粗0.7-1.8cm,白色,光滑,內實。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5-7μm×4.8-6μm。經濟價值:可食用,味道鮮美,屬優良食用菌。

psbCA8SLQYE_副本.jpg
橙黃蘑菇 (新疆叫雞腿蘑菇)
中文學名:毛柄庫恩菌 拉丁學名:Kuehneromyces mutabilis (Schaeff. : Fr.) Sing. et Smith 中文別名:毛腿環鏽傘、庫恩菌 同物異名:Pholiota mutabilis (Schaeff. : Fr.) Quèl. 分類地位:傘菌目、球蓋菇科、庫恩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一般較小。菌蓋直徑2.5-6cm,扁半球形,凸形,後漸扁平,光滑,濕時呈半透明狀,肉桂色,幹後呈深蛋殼色,邊緣在濕潤狀態有條紋明顯。菌肉白色或帶褐色。菌褶直生或稍下延,稍密,薄,寬,初期近白色,後呈鏽褐色。菌柄長3-7(10)cm,粗0.5-0.8cm,上下等粗,色與菌蓋相似,上部色較淺,下部色較深,內部鬆軟後變中空,菌環以下部分有鱗片。菌環生柄之上部,膜質,與柄同色,易脫落。孢子淡鏽色,橢圓形或卵形,平滑,6-8μm×4-5μm,有時有一兩個油滴。褶緣囊體無色,棒形或圓柱形,有時頂端稍細,20-35μm×6-8μm。生態習性:夏秋季於闊葉樹木樁或倒木上叢生。 分佈地區:吉林、青海、河北、甘肅、新疆、西藏、雲南等。 經濟用途:可食用並能人工栽培,也曾有記載含毒,又是樹木的木腐菌。已試驗人工栽培。
(本類有毒的種有很多,樣子也很像,大家吃的時候要小心,最好不要吃)

psbCA2X4YO8_副本.jpg
中文學名 松乳菇
拉丁學名 Lactarius deliciosus (L. ex Fr.) Gray 分類地位 傘菌目、紅菇科、乳菇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直徑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狀,伸展後下凹,邊緣最初內卷,後平展,濕時粘,無毛,蝦仁色,胡蘿蔔黃色或深橙色,有或沒有色較明顯的環帶,後色變淡,傷變綠色,特別是菌蓋邊緣部分變綠顯著。菌肉初帶白色,後變胡蔔黃色。乳汁量少,桔紅色,傷後變綠色,菌褶與菌蓋同色,稍密,近柄處分叉,褶間具橫脈,直生或稍延生,傷或老後變綠色。菌柄長2-5cm,粗0.7-2cm,近圓柱形或向基部漸細,有時具暗橙色凹窩,色同菌褶或更淺,傷變綠色,內部鬆軟後變中空,菌柄切面先變橙紅色,後變暗紅色。孢子印近米黃色。孢子無色,廣橢圓形,有疣和網紋,8-10(11)×7-8(9)μm。囊體稀少,近梭形,40-65×4.7-7μm。 生態習性 夏秋季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形成菌根。 分佈地區 浙江、香港、臺灣、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遼寧、江蘇、安徽、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新疆等地區。 經濟用途 可食用。味道柔和後稍辛辣,味好。往往產量大,便於收集、加工、銷售。另外報導子實體含橡膠物質。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與松杉、鐵杉、冷杉、高山松、馬尾松形成菌根。營養豐富,含16種氨基酸,以谷氨酸含量為多(每100g含3.783mg),松乳菇尚含有乳菇紫素、乳菇菌素等抗生素,其子實體提取物對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psbCA2DOD43_副本.jpg
蜜環菌又名榛蘑。屬於擔子菌亞門,傘菌目、口蘑料、蜜環菌屬。
蜜環菌的子實體——榛蘑,是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食用菌,為東北三省的傳統食品。野生蜜環菌在夏秋季多叢生或群生在針闊葉林中的潮濕枯木上;人工栽培利用段木、木屑、農作物秸杆等原料也能培育成功。
蜜環菌根據其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可分為子實體和菌絲體兩大部分。
子實體,即發育成熟的蜜環菌蘑菇,是它的繁殖器官。蜜環菌的子實體高約5~15釐米。菌蓋肉質,扁半球形,逐漸平展,後下凹,直徑約7~9釐米,表面蜜黃色與栗褐色,多布以毛狀小鱗片,菌肉白色。菌柄細長圓柱形,淺褐色,稍部近白色,直徑約0.5~2.2釐米,纖維質鬆軟,後中空,基部常膨大。菌柄上部接近菌褶處有一較厚的菌環,膜質,鬆軟,有時為雙環,白色有暗色斑點。由於菌蓋表面呈蜜黃色,菌柄上部有環,所以叫“蜜環菌”。菌褶與菌柄相連,呈貼生至延生,由近白色逐漸變為汙白褐色,老時有鏽色斑。孢子印無色或微具黃色,光滑,橢圓形或近卵圓形。
菌絲體是蜜環菌的營養器官,為極纖細的絲狀體,肉眼難辨其形狀。在著生蜜環菌菌索的樹皮下,能見由大量菌絲組成的菌絲塊或菌絲束,呈粉白色或乳白色。
菌索是菌絲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或生長後期發生的適應性變態,即菌絲體交織肉結組成繩索狀的組織。菌索外層由菌絲分化形成較為緊密的外表皮組織,有一個尖端,色深,角質化,是一種休眠體。菌索在生長時可以發生波長約530微米的藍綠螢光。菌索主要起運輸營養、水分和氧氣的作用,同時不斷進行增殖、延伸和尋找新的營養源。
蜜環菌是一種有名的發光真菌,它的菌絲塊和菌索的幼嫩部分或試管菌種,在黑暗處可發出星狀或成片的綠白色螢光,在20~25℃的條件下發光最強。
蜜環菌不僅味道鮮美,經常食用,還能治療夜盲症,促進眼明,醫治人體皮膚乾燥等症。而且蜜環菌還是另外的兩種名貴中藥天麻和豬苓生長發育中必不可的“伴侶”。

psbCAT4YD6E_副本.jpg
褐紫紅菇
中文學名:褐紫紅菇 拉丁學名:Russula queletii Fr. 中文別名:凱萊紅菇 同物異名:分類地位:傘菌目、紅菇科、紅菇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至中等大。紫紅褐色或紫葡萄酒色,菌蓋直徑6-8cm,濕時粘,邊緣具棱紋。菌肉白色,味很苦,厚。菌褶密,直生,白色或近白色,後期乳黃色。菌柄長4.4-5cm,粗1-1.2cm,微紅色,脆,基部有少數黃色斑點。孢子印白色。孢子乳黃色,寬橢圓形,9-11μm×8.6-9μm。有刺或連接成網紋。褶側囊體90-110μm×10-14μm,頂端有結晶。生態習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個生長。 分佈地區:福建、新疆等。 經濟用途:據記載有毒,不宜採食。屬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食用蘑菇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稱為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中國曾在世界上首次馴化並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銀耳、草菇、金針菇、猴頭菌、竹蓀等,現已馴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麗蘑、鉚釘菇、粘蓋牛肝菌、正紅菇等也可以大量採集,供銷於國內外市場。 蘑菇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下面是常見的某些食用菌的營養成分

幾種常見食用菌的維生素含量(100克幹重中含有的毫克數) 種類 A B1 B2 B6 C E 草菇 - 1.04 4.41 103.9 5.19 香菇 - 微量 0.96 24.1 12.0 - 銀耳 0.05 0.09 0.11 - - 1.06 羊肚菌 1.25 1.17 2.63 10.3 3.5 4.18 雙孢菇 - - 3.55 42.1 - - 猴頭菇 - 0.12 0.52 2.6 51.9 13.0 金針菇 0.30 1.53 1.94 41.8 20.4 11.6 黑木耳 0.18 0.20 0.52 26 13.42 平菇 0.13 0.8 2.1 41.3 53.3 10.5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7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