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周日。本文見報日,已是大除夕。過了這一天,世界將正式邁進2013年。曾經說過,生肖運程書的結論,十居其九離不開「自求多福」四字。可是,談論流年的書籍總是一紙風行,銷路不受吉星凶星任君演繹影響。
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玄學靠估,但在有數據實績可稽的金融市場,要準確預測來年金股債滙得失,同樣難乎其難。但凡預測,皆為未知之數,惟預測的基礎卻都是已知之事。各位只要重溫2011年大除夕媒體對2012年金融市場的展望,準會啼笑皆非。就以老畢自己為例,日股強力反彈前,我便不止一次拿東瀛巨企開玩笑,殊不知變生倉促危中藏機,做了「明燈」亦懵然不知。
在下並非為自嘲而自嘲,既然未知之事不可測,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不是比執着於猜中猜錯有建設性得多嗎?
回顧2012年,令老畢大有所感的是,有些東西猜中無獎;真的能讓人一鋪發達的先見之明,敢於跟進者卻萬中無一。以下各舉一例。
聯儲局決定把利率政策與失業率和通脹預期掛鈎前,一再向市場明言,超低息將維持至2015年年中。這個「承諾」引致資金四出「尋息」,好些市場如本港房地產,在低息與熱錢催谷下升個不亦樂乎。然而,於鐘擺的另一端,量寬加低息使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長期低於2厘水平。以美國通脹年率約2.2%計算,聯儲局人為地壓低息口,等於持有國債必跑輸通脹無疑。試問,「理性」投資者怎可能接受購買力任由通脹摧殘,對實質負回報甘之如飴?
在這種環境下,「聰明」的人必然會預期資金從債市流走,轉投其他資產以抗衡通脹,當中較進取者甚至會出手沽空。可是,在現實世界中,反其道而行者多不勝數,資金不是大舉流出而是持續流入債市,與此「不合理」現象對着幹者,輸的更不限於購買力,簡直蝕入肉。
靠害抑或料事如神
美債孳息低於通脹,非今日始。然而,投資者行為卻甚難捉摸,說變便變,惟三五七年不改,亦未可料。知道持美債跑輸通脹非但無獎,自作聰明跟此風唱反調,更可能一再受到懲罰。
估中無獎說過,輪到猜中發達。如果老畢在2011年大除夕建議閣下,2012年瞓身買美國建築股和銀行股,你的反應會不會是:「乜話?」接着,我猜你會認真翻查過去一年這兩個板塊的消息,然後於十分鐘內反問在下一聲:「靠害乎?」這可怪你不得,因為2011年傳媒報道的,不是美國負資產滿街便是銀行監管大幅收緊。在如此環境中叫人瞓身買建築股銀行股,不是靠害是什麼?
卻其實,老畢哪有這般料事如神,竟能「貼」中2012年狂漲78%的建造商股份(以道瓊斯美國住宅建造業指數為準),以及標普500十大板塊中表現首屈一指的金融股(升幅26%)?
馬後炮頭頭是道
要為這兩個板塊跑出找理由,不難。美國樓價今春止跌後月勝於月、新屋動工谷底反彈,建造商大蒙其利不在話下,與改善家居環境相關的股份,包括主要客戶為Home Depot的本港上市手電鑽生產商創科實業(669)、家電老字號惠而浦(Whirlpool)等,2012年股價無不倍升。銀行股嗎?今年升幅雖可觀,但即使如此,國際性金融機構的市賬率P/B大都不足1倍,意味不利業界的消息早已反映於股價之中。金融板塊跌無可跌來個反彈,何奇之有?
馬後炮,誰不能頭頭是道?當真於2011年大除夕強烈推介這兩類股份,敢瞓身者又有多少?理由,事後總能看個一清二楚。
不幸的是,凡夫俗子沒有水晶球。2012年大除夕當前,為新歲「開壇」之士,又有多少人能像2011年底的「先知」(假如真的有這種人)那樣,找到強如2012年建築金融兩大板塊的股份?
尋找未炒高資產
閣下若相信周期開始之後不會話完就完,那麼美國樓市復蘇和日本「復活」兩大趨勢,大可於新的一年繼繼留意。
個人看法是,美國樓市今春起轉勢,源自過去五六年房地產低迷促使建造商過於悲觀,興建新屋步伐太慢,以致供求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情況跟本港樓市爆煲後,特區政府過度限制供應,需求一旦回升供應「斷層」無所遁形如出一轍。
問題是,市場上最「醒目」的資金已早着先鞭,2012年多家美國建造商股價升幅俱以倍計,就是創科一類本港上市美國房地產概念股,升至目前水平,論估值已絕不廉宜。2013年要在美國樓市復蘇中「覓食」,也許有必要尋找能受惠於趨勢,惟尚未被大幅炒高的資產。明天再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