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表現偏軟,存在貶值預期。但是,從7月底開始,市場出現逆轉,人民幣升值預期逐步轉強。10月中旬以後人民幣升值節奏明顯加快,CNY接連突破6.28、6.27、6.26、6.25、6.24和6.23關口。是什麼原因導致近期人民幣升值預期轉強?其前景如何?
一、近期人民幣升值預期轉強的主要原因
比較分析美元兌人民幣走勢圖、美元指數圖和歐元兌美元走勢圖。可見,人民幣升值預期轉強、美元由強轉弱、歐元觸底反彈的時間點均在7月底。那麼,7月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引發匯市如此大的聯動反應?究其實,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7月26日誓言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歐元。德國政府隨後表示支持歐洲央行的買債計畫。市場憧憬歐洲央行即將救市,重拾對歐元的信心,於是歐元開始反彈。美元與歐元具有翹翹板效應,歐元反彈美元便下跌,美元指數從84點水位開始下滑。隨著市場對美聯儲推出QE3的預期升溫,9月6日歐洲央行推出無上限OMT購債計畫,以及9月14日美聯儲推出無限期、不限量的 QE3,歐元持續反彈,美元持續貶值。歐元和美元走勢的疊加影響,導致亞洲貨幣普遍升值。彭博摩根大通亞元指數從7月份的114點升至目前的近118點。人民幣從7月份到現在升值2.4%,升值預期逐步轉強。
但是,相關走勢圖亦顯示, 10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升值節奏明顯加快,升值的預期更為強烈,而同期歐元基本停止反彈、美元不僅停止貶值並略微回升,說明10月中旬之後人民幣升值預期走強的幕後另有推手。根據花旗的每週資本流向跟蹤報告反映,自QE3推出之後,全球資本從發達國家大舉流向新興市場,北美占全球資本流出的90%以上,而中國(包括港澳臺地區)則吸收了其中80%以上的資金。另有機構監測的結果表明,本輪熱錢在香港主要流入人民幣ETF、香港H股和離岸人民幣債券之類的固定收益產品;部分熱錢借道香港,以不同途徑 進入內地的人民幣资产。這表明QE3引爆熱錢流入香港和內地,吸納人民幣資產,推升了10月中旬之後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一般認為,10月中旬之後熱錢加速流入香港和內地主要有下列四點誘因:一是10月13日中國海關公佈9月份的進出口貿易數據,出口同比增長9.9%,回升了7.2個百分點;1-9月貿易順差1483.06億美元,大幅高於去年同期的1071億美元。二是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第三季度GDP數據,雖為7.4%,但從9月份的經濟運行指標來看,幾乎所有主要指標增長速度都在加快,預示中國經濟觸底回穩。三是內地十八大會議將如期召開,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轉趨樂觀。四是在10月份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人民幣匯率成為焦點之一。美國財政部每半年公佈一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擬推遲到11月中發佈。過去的經驗顯示,在此報告發佈前後人民幣一般會有一定幅度的升值。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轉強的刺激下,延遲結匯的企業結匯盤明顯增加。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銀行代客結匯1374億美元,售匯1311億美元,結售匯順差63億美元,企業在結售匯過程中持有人民幣、賣出美元的傾向開始變強。另外,目前內地銀行公佈的6個月、1年期和5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3.05%、3.25%和4.75%,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回報率高達6-7%,而境外6個月、1年期和5年期的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0.05%、0.2%和0.3%,美元利率接近於零。巨大利差對港元或美元持有者有吸引力,導致套利結匯盤顯著上升。從近三周的市場情況看,儘管有油盤等購匯盤出現,但結匯盤仍佔據強勢,也加劇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水晶晶 註言 (2012-12-11 16:52):
文章出自:
http://economists-pick-research. ... 9834_esp2012oct.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