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havreyl 於 2012-8-27 00:22 編輯
明朝的飲茶法
由於大小龍團耗工費時,重勞民力,且引用散茶已相當普遍,加上明太祖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 九月十六日下詔廢團茶,改以芽茶進貢。使得飲茶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團茶點茶法漸漸由散茶點茶法取代,甚至到了後來散茶泡茶法成為飲茶法的主流。
朱權《茶譜》的點茶法 朱權所撰,成書於1440年前後。使用葉茶磨成末茶,點茶法自成一家。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把茶禮引入,並詳細記載,茲摘錄其飲茶法如次。
(一) 茶會的客人
雖然會茶而立器具,不過延客款話而已, 大抵亦有其說焉。煩鸞儔鶴侶,騷人羽客,皆能忘絕塵境,棲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汙於時俗。
(二) 品茗環境
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做明聰靜。
(三) 寒暄玄談
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
(四) 進行茶禮
1. 焚香:命一童子設香案。
2. 被茶具:設香案的童子,攜茶爐於前,一童子則出茶具。
3. 煮湯:以瓢汲清泉,注於瓶而炊之。
4. 碾茶:然後碾茶為末。
5. 磨茶:置於磨令細。
6. 羅茶:以羅羅之。
7. 候湯:候湯將如蟹眼。
8. 置茶:量客眾寡,投數匕入於巨甌。
9. 點茶:候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雲頭雨腳。
10. 分茶:將巨甌的茶分於啜甌。
11. 奉茶:將啜甌置之竹架(竹茶盤),童子捧獻於前。
12. 飲用:主起,舉甌奉客曰:「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 乃復坐。
13. 收具:飲畢,童子接甌而退。
14. 寒暄:話久情長,禮陳再三。
15. 茶後餘興:遂出琴棋,陳筆研。或賡歌,或鼓琴,或弈棋。
16. 心得:寄形物外,與世相忘。斯則知茶之為物,可謂神矣!……予以一甌,族可通仙靈矣!
(五) 點茶要領
凡欲點茶,先須熁盞。盞冷則茶沉,茶少則雲腳散,湯多則粥面聚。以一匕投盞內,先注湯少許調勻,旋添入。環迴擊拂,湯上盞可七分則止,著盞無水痕微妙。今人以果品換茶,莫若梅、 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將蓓蕾數枚投於甌內罨之。少頃,其花自開,甌未至唇,香氣盈鼻矣!
(六) 煎湯法
用炭之有焰者,謂之活火。當使湯無妄沸,初如魚眼散布,中如泉湧連珠,終則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
張源《茶錄》的飲茶法
明,張源撰,成書約在1595年前後,敘述明朝飲茶法主流「泡茶法」頗為詳盡。又,間有述 及「煮茶法」。
(一) 擇茶
1. 辯茶: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優劣定乎始鍋,清濁繫乎末火。火烈香清,鍋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則過熟,早起卻還生。熟則犯黃,生則著黑。順那則甘,逆那則。帶白點者無妨,絕焦點者最勝。
2. 藏茶:造茶始乾,先盛舊盒中,外以紙封口。過三日,矣其性復,復以微火焙極乾,帶冷貯中,輕輕築實,以箬襯緊。將花尹箬及紙數重封紮口,上以火煨磚,冷定壓之。切勿臨風近火, 臨風易冷,近火先黃。
(二) 擇水
1. 品泉: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真茶曷歸其體。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黃石為佳,瀉出青石無用。流動者愈于安靜,負陰者勝于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2. 井水不宜茶:《茶經》云:「山上水,江水次,井水最下矣!」第一方不近江,山卒無泉水。 惟當多積梅雨,其味甘和,乃長養萬物之水。雪水雖清,性感重陰,寒人脾胃,不宜多積。
3. 貯水:貯水甕須置陰庭中,覆以紗帛,使承星露之氣,則英靈不散,神氣常存。假令壓以木石,封以紙箬,曝於日下,則外耗其神,內閉其氣,水神敝矣。飲茶惟貴乎茶鮮水靈,茶失其鮮,水失其靈,則與溝渠水何異。
(三) 候湯
1. 火侯:烹茶旨要,火侯為先。爐火通紅,茶瓢使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斯文武之候也。過于文則水性柔,柔則水為茶降;過于武則火性烈,烈則茶為水制。皆不足於中和,非茶 家要旨也。
2. 湯辨: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聲辨,三曰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湧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為萌湯,直至氣直沖貫,方是純熟。
3. 湯用老嫩:蔡君謨湯用嫩而不用老,蓋因古人製茶,造則必碾,碾則必磨,磨則必羅,則茶為飄塵飛粉矣。于是和劑印作龍鳳團,則見湯而茶神便浮,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時製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也。故曰湯須五沸,茶奏三奇。(按:宋人製龍鳳團用杵、 研盆、張源顯有誤解。)
(四) 泡法
1. 溫壺: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袪蕩冷氣,傾出。
2. 投茶: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茶重則味苦香沉,水勝則色清氣寡。
3. 涼壺:兩壺後,又用冷水蕩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罐熟則茶神不健,壺清則水性常靈。
4. 分茶:稍俟茶水沖和,然後分釃布飲,釃不宜早,早則茶神未發。(釃,音ㄙ。酌也。)
5. 布飲:飲不宜遲,遲則妙馥先消。
(五) 投茶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六) 飲茶
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 曰施。
(七) 賞茶
1. 香:茶有真香,有蘭香,有清香,有純香。表裏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均停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問香,此皆不正之氣。
2. 色:茶以清翠為勝,濤以藍白為佳,黃黑紅昏,俱不入品。雲濤為上,翠濤為中,黃濤為下。 新泉活火,煮茗玄工,玉茗冰濤,當杯絕技。
3. 味:味以甘潤為上,苦澀為下。
4. 點染失真: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經點染,便失其真。如水中著鹹,茶中著料,碗中著果,皆失真也。
(八) 茶變不可用
茶始造則青翠,收藏不法,一變至綠,再變至黃,三變至黑,四變至白。食之則寒胃,甚至瘠氣成積。
(九) 茶道
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
許次紓《茶疏》的飲茶法
明,許次紓撰於萬曆二十五年(1579),共三十六篇,是明代代表性的茶書。
(一) 品茗環境
1. 茶所:小齋以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塞。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騰散。寮前置一几,以頓茶注、茶盂,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几,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帨懸之,見用之時,即置房中。 斟酌之後,旋加以蓋,毋受塵污,使損水力。炭宜遠置,勿令近爐,尤宜多辦,宿乾易置熾。爐少去壁,灰宜頻掃。總之以慎火防爇,此為最急。
2. 不宜近 飲茶時不適合接近的環境如次。 陰室:陰暗的房間廚房:陰暗的房間。 市喧:吵雜的市場。 小兒啼:小孩子哭鬧。 野性人:撒野胡鬧的人。 童奴相哄:童子奴僕相互哄鬧。 酷熱齋舍:極端炎熱的房舍。
3. 良友 清風明月:清涼的風,皎潔的月亮。 紙帳楮衾:紙做的帷幕,楮紙做的被子。 竹床石枕:竹製的床,石製的枕頭。 名花琪樹:著名的花,美如玉的樹木。
(二) 飲時
1. 飲時:即適合飲茶的時機。
(1)心手閒適:手邊無事,心情清靜安適。 (2)批疲倦:抒情歌詠勞累困倦。
(3)意緒紛亂:心情思緒紛亂。
(4)聽歌聞曲:聆聽歌曲。
(5)歌罷曲終:歌曲唱完了。
(6)杜門避事:閉門隱居,躲開世事。
(7)鼓琴看畫:彈琴觀畫。
(8)夜深共語:夜已深,一塊兒談話。
(9)明窗淨几:明亮的窗戶潔淨的几案。
(10)洞房阿閣:深幽的內室,四周有屋簷的樓閣。
(11)賓主疑狎:賓客、主人親暱戲耍。
(12)佳客小姬:佳賓、年輕的姬妾相伴之時。
(13)訪友初歸:拜訪朋友剛回來。
(14)風日晴和:天氣清爽明朗。
(15)輕陰微雨:稍稍陰天,微有小雨。
(16)小橋畫舫:有小橋、有彩繪圖案的遊船。
(17)茂林修竹:茂密的森林,修長的竹子。
(18)課花責鳥:視察花木,斥責鳥兒。
(19)荷亭避暑:在種有荷花的亭子裡,躲避暑熱。
(20)小院焚香:在小庭園裡焚香。
(21)酒闌人散:酒宴將結束,客人漸漸散去。
(22)兒輩齋館:兒輩讀書進德修業的館舍。
(23)清幽寺觀:清靜幽深的寺院道觀。
(24)名泉怪石:著名的泉水,外形奇特的石頭。 以上共有二十四種時機適宜飲茶,假使每天一種就好,其他六天大概可以喝咖啡了。
2. 宜輟:應該停止喝茶的時候。
(1)作字:寫書法
(2)觀劇:觀賞戲劇
(3)發書柬:寄發書信。
(4)大雨雪:下大雪。
(5)長筵大席:大擺宴席。
(6)翻閱卷帙:翻閱書籍。
(7)人事忙迫:人事繁忙緊迫。
(8)與上宜飲時相反事:和前面所言適合飲茶的時機相反的時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