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45|回覆: 0

[證券]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2012年8月23日

[複製鏈接]
簽到
157

21

主題

1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2-8-23 12:1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2012年8月23日

畢老林:黑天鵝作者勸人勿做芬佬,對嗎?   (2012-08-23)


8月22日,周三。大家想必聽過,八成以上基金經理投資成績遜於基准指數。按此表現,「買股不買市」中聽不中用,期望付出一點費用便能換來優於大市的淨回報(扣除一切開支),是不切實際的。

九成對沖基金跑輸大市
以上調查結果,一般僅涵蓋只能買升不能買跌的longonly互惠基金,對沖基金能否打破這個宿命?答案是,投資者縱有十萬個理由要求可短可長策略多元兼收費昂貴的對沖基金跑贏大市,惟期望歸期望,hedgefunds的實際戰績,只會讓投資者加倍失望!

高盛剛發表了一份對沖基金調查報告,發現截至8月3日止,美國對沖基金2012年平均回報只有4.6%,遠遜標普500指數的12%;更令人氣餒的是,今年以來僅11%對沖基金回報超越標普500指數;換句話說,接近九成跑輸大市!

跟「平民化」的互惠基金相比,這班「高材生」表現又如何?抱歉得很,答案是一般的失禮。從【附圖】可見,美國大型股互惠基金今年迄8月3日回報接近一成,雖同樣不如標普500指數,但半力而為,亦足以使對沖基金俯首稱臣(9.9%vs 4.6%)。

從高盛的調查結果可見,不論對沖基金還是互惠基金,整體而言皆無法跑贏大市。以迄8月3日平均投資回報4.6%的對沖基金為例,按照行業6個百分點的標准偏差計算,約三分二基金2012年回報落在-2%至+11%的範圍。標普500指數年初以來上升12%,簡簡單單買指數基金,已能輕易跑贏這班投資界「尖子」。

「平民化」的互惠基金,撇除追蹤指數的產品,主動管理類型也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美股錄得雙位數升幅,基金表現差,不能「賴」市況。然而,高盛上月底發表的另一項調查顯示,美股今年五窮六絕七翻身,惟美國大型增長股互惠基金,卻出現大市愈強跑輸指數的基金愈多之象。

運氣技巧一線之差
迄6月底,2012年只有52%大型增長股基金跑輸羅素1000增長股指數;美股7月反彈,落後羅素1000指數的大型增長股基金不減反增,比率從6月底的52%急升至7月底的68%。與對沖基金一樣,「合埋眼」買指數產品,遠睇於白白向互惠基金支付費用,爭取優於大市的額外回報。

《黑天鵝》作者塔利布(Nassim Taleb)最近發表了一篇簡短論文,題為Why It Is No Longer A GoodIdea To Be In The InvestmentIndustry,雖只有三頁,惟數學公式頗多,對象應以學術界為主。然而,單看題目,已知作者「有的放矢」。塔利布向來認為,人有准確預測市況之能,不過是時運高手風順者自欺欺人的虛妄之言。可是,運氣與技巧往往只差一線極難分辨,基金經理為偶爾取得遠勝同儕的驕人回報找個似模似樣說服力十足的理由,絕非難事。然而,投資者選擇基金,取舍大都只憑往績,在任何一年中,逾半錄得資金淨流入的基金,都是過去一年能躋身回報頭20%的產品。

塔利布認為,在一個「隨機性」(randomness)高如資產管理的行業,投資其中者愈多,當中有部分人純因運氣或其他隨機因素取得佳績的機率便愈高。這好像在說,只要OPM業界不斷注入新血,基金經理人口持續膨脹,從業員即使並不具備任何預測市況的能力,基數(基金經理人口)只要保持增長態勢,當中有部分人取得驕人的投資回報,概率必會相應上升。

OPM付出少收獲豐
由於塔利布把勝於同儕的投資表現歸因於運氣而非基金經理的能力,老畢認為這篇論文發人深省之處,並非統計學上基數夠大,參與其中者必有一部分因獲幸運之神眷顧而享佳績,而是投身資產管理行業的人愈多,當中表現出眾者純因運氣使然的可能性便愈大。

換句話說,高盛調查顯示的那11%跑贏標普500指數的對沖基金經理,極可能只是好運而非「好叻」!

「芬佬」有沒有《黑天鵝》作者講得那麼不濟,留待曾經或正在幫襯基金的朋友評價。老畢不能認同塔利布的是,他勸喻自認有才華者不要在基金業浪費時間,應選擇真正講求能力知識技巧的領域一試身手。

卻其實,塔利布對基金的見解若離事實不遠,老畢相信加入這個行業的誘因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不論賺蝕,OPM管理費照收。假設成績真的只取決於運氣,基金經理時運高手風順,隨時名利雙收前呼後擁;運氣不濟,買什麼跌什麼,「芬佬」薪金照支,袋袋平安noproblem。他們之中是否有許多人因回報離目標太遠而職位不保,老畢手上並無資料,但塔利布的結論若有七八分准,資產管理便屬於付出少(反正功課做多做少,回報最終仍取決於運氣)收獲豐的行業;一個「唔覺意」獲老天爺眷顧,還有可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何樂而不為?

說到運氣與技巧,老畢想及兩個極端事例,一為藝能界,一為運動員。

香港,加油!
不論中港台還是美日韓,由朝到晚做明星夢的人多如牛毛,惟能夠「跑出」者,往往不是什麼聲色藝俱全之輩,當中更有不少五音不全其貌不揚之屬。此等藝人大受歡迎,光憑個人努力或幕後力捧絕對不夠,十居其九得靠所謂的「觀眾緣」,天揀你是也。這不是運氣,是什麼?

運動員卻剛好相反,以剛結束的奧運為例,能參與盛會者,都是一地的運動菁英。然而,這些體壇中的頂兒尖兒,能奪得獎牌者萬中無一,遑論摘金。那雖亦得講求一點點運氣,但能夠在奧運這種高水平賽事參與競逐者,皆為台下十年功不足以形容其苦的體壇健兒,當中絕無半分僥幸可言,值得所有人致敬。香港,加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18: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