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一直鼓勵內地企業「走出去」,好好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而內地企業也不付所望,為了在國際市場上佔一席位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成本控制見成效
以中興通訊(763)為例,為了打入競爭異常激烈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這家內地電訊設備生產商不惜摧毀自己的毛利率。國營能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883)則不惜以極高的溢價來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Nexen,儘管有關交易預料不會帶來任何增值作用。它們似乎都應該向個人電腦(PC)製造商聯想(992)學習。
聯想上周四公布,公司過去三個月的營業額按年增長了35%,毛利率也有所增加,足以令營運盈利上升近50%。聯想並非在價值鏈上攀升──以出貨量抵消價格下跌的影響。聯想的盈利增長都是來自成本控制,開支比率按年減少了7個百分點,報10%。實在不能不稱贊一下。
伺服器業務助增長
儘管如此,需要努力的地方仍然很多。雖然聯想在PC市場的佔有率現在只略遜於全球最大PC製造商之一的惠普(HP),但營運毛利率只及其四分之一。
不過,改進是需要時間的。聯想最近的增長大都來自先進國家市場,部分原因是公司與日本NEC合組聯營公司,並收購了德國PC製造商Medion。另一主要全球業務增長動力來自毛利率較低的新興市場。
在提高盈利方面,聯想不只着眼於PC業務。公司本月宣布與曾與戴爾(Dell)合作的美國儲存伺服器集團EMC建立夥伴關係。市場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指出,即使最基本的伺服器也將可帶來13%的毛利率,相當於PC業務的最高毛利率,而較複雜的伺服器,毛利率將高達20%。對一家現時毛利率只有10%左右的公司來說,這實在很吸引。
然而,進軍伺服器市場並不容易,惠普、國際商業機器(IBM)和戴爾目前共佔這個市場的四分之三。不過,任何一家能夠在實現國際野心的同時,改善盈利能力的公司,都應該擁有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聯想最近的增長大都來自先進國家市場,部分原因是公司與日本NEC合組聯營公司,並收購了德國PC製造商Medion。 (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