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因為與一家落難企業的合作協議有望落實,鴻海科技股價就錄得四年來最大單日升幅,實在匪夷所思。鴻海股價之所以急升7%,大概是投資者如釋重負的表現:集團如今既能就入股日本電視機生產商聲寶(Sharp)的價錢重新達成協議,這宗交易或會變得較吸引。
今年3月,當雙方協議以每股550日圓換取聲寶6.6%股權時,鴻海以為自己是贏家。然而,這家蘋果產品代工商卻低估了在短短五個月間,聲寶虧蝕問題變本加厲的程度。自交易公布至今,聲寶股價已下跌了三分二。
交易預計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假使鴻海無法跟聲寶就重新談判的條件達成協議,將損失慘重。研究公司Bernstein就估計,鴻海必須把交易涉及的投資虧損入賬,導致第二季度錄得約60億元新台幣的非經營收入損失。相反,假使新協議較貼近聲寶目前181日圓的股價,鴻海同期的淨收入就有望增加三分一。
不過,聲寶業績是否已見底,目前尚未說得準。受累於屏幕電視機業務持續惡化,聲寶第一季度錄得1380億日圓虧損,表現比市場預期更差。過去三個月,屏幕電視的存貨周轉天數由100天增至104天。根據聲寶的盈利指引,全年預料虧損2500億日圓,但已假設下半年的業務有改善。這意味着聲寶日後或會再次下調業績指引。
鴻海希望借助聲寶的屏幕技術,以便更有實力與三星等對手競爭。不過,若然聲寶持續虧損,鴻海這筆投資要歸本就大有難度。聲寶交易的成敗取決於多個變數,當中包括蘋果大肆吹噓的電視;除非萬事俱備,否則鴻海股東不應為聲寶交易高興。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聲寶或會成為鴻海的負累 (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