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熔盛重工(1101)昨天股價暴挫,到底以下哪則消息的影響較大:美國監管機構就主席張志熔涉嫌內幕交易展開調查並凍結其資產;還是公司發出盈警?答案:前者其實無關宏旨,因為造船業放緩的問題已教人焦慮不已。
就好像宿醉之苦大作之際,任何動靜或聲音都讓人頭痛欲裂一樣,隨着造船業超級盛景告一段落,業界及投資者沒理由不知道今天「宿醉之苦」的因由。熔盛昨天表示,預期今年上半年盈利將「大幅倒退」。在具體數字欠奉之下,投資者自然作出最壞打算,巴克萊就估計,公司全年盈利將下跌四分一。各界看淡之下,難怪熔盛股價暴跌16%。
對於盈利倒退,熔盛提出訂單及價格較去年雙雙大跌的解釋,正好是全球造船業的寫照。根據野村的數據,年初至今的造船新訂單大跌近六成。另一方面,造船利潤亦明顯受壓,巴克萊就估計,內地船塢最擅長建造的集裝箱船,過去一年價格下跌了15%;至於購買二手船的成本同期更下跌45%之多。
熔盛強調張志熔只擔任非執行職務,但投資者不應忘記的是,他既是公司創辦人,且仍持有近五成股權。無論如何,至少有一名分析師以內幕交易調查為由,改變本來對熔盛較正面的評級。此舉合理與否視乎案件的進展,但以此作為「轉軚」理由則未免牽強。
問題癥結其實在於以歷史數字作為估值依據,須知道造船商剛剛才參加了空前盛大的豪飲派對,隨之而來的宿醉之苦自然也非比尋常,試問往績常規又怎能套用於當前交易模式之上?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熔盛苦況是環球造船業的寫照 (彭博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