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52|回覆: 0

[其他] [THE LEX COLUMN] 中國醞釀信託危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31 21:1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繁榮盛世的初始階段大多徐徐醞釀且不動聲色,但盛極轉衰以至熱潮爆破卻可以突如其來,而且破壞力驚人。中國信託業管理的資產總值由2007年的1萬億元人民幣發展至今天的5.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一成之巨。根據上述邏輯,信託業發展實在不容忽視。

地產產品三成撤回

內地信託業主要扮演中介角式,一方面向企業放貸,另一方面則把貸款重新包裝成債務產品售予投資者。由於此等產品的利息回報較銀行存款吸引,加上內地投資選擇向來不多,因此對中國富裕一族而言,信託產品無疑是提升回報的重要渠道。

客戶賺取較佳回報之餘,信託業亦有利可圖;去年內地66家信託公司的淨收入就錄得近50%升幅。對於主要股東如包括寶鋼及中信集團等國企、地方政府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PICC)及平安保險(2318)等上市保險商來說,信託公司利潤急升固然是大喜訊。

但業界同時亦面對不少風險。雖然信託借款者賴賬違約事件至今未有發生,但由年初至今,與地產相關的信貸產品中已有最少三成提早在到期前撤回。畢竟,地產相關產品利息之高在各信貸產品中屬數一數二,但樓市疲弱卻令違約風險增加。投資者受到豐厚回報吸引而爭相把儲蓄奉上,但真正了解箇中風險者卻寥寥無幾。

美國銀行指出,由現在至明年3月,另一批總值2000億元人民幣的地產信託產品將陸續到期。更令人擔心的是,部分信託無計可施之下無視監管機構的禁令,利用條例漏洞成立新基金集資,以圖利用新資金應付舊產品的派息贖回責任。但一旦投資者對信託公司失去信心,就會爆發擠兌潮。

股東財薄難施援手

基於不同原因,各利益相關者都不願看到擠兌潮出現。一方面,信託許可證的審批相當繁複;另一方面,一旦發生違約事件,基金或會暫停運作。權衡利害以後,相信股東不會袖手旁觀。況且,商業銀行要為客戶提供高利潤產品,不得不倚賴信託公司。

不過,考慮到地方政府目前財政緊絀,銀行又因為貸款需求疲弱而利潤受壓,拯救信託公司難免令其百上加斤。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地產相關信託產品回報較高,但樓市疲弱卻令違約風險增加。 (彭博圖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14: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